Martin Creed,Work No. 845 (THINGS),2007,
苏格兰艺术家马丁-克里德(Martin Creed)在2001年时获得了特纳奖。其获奖作品的名字——“第227号作品:这些灯会忽明忽灭(Work Number 227: the lights going on and off)”——正好全面地概括了作品本身:在一间空荡的房间中,数盏霓虹灯保持着忽亮忽灭的状态,并且一直循环下去直到展览结束。尽管这件作品在当时引发了许多争论,甚至有人开始质疑极简主义艺术的最低限度,但马丁-克里德的名字在美国仍然不那么“响亮”。
这样的情况在今年也许会发生改变了:克里德将在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简称MCA)参加一次为期一年的驻留项目。第一件展出作品是创作于2007年的“第845号作品(事物)”(Work No. 845 ):一个写着“THINGS”的霓虹灯标识牌被固定在了MCA底层的一面墙上,旁边则是旋转门入口。这件作品很显然不是特别为该驻留项目创作的(这从它的创作日期就能很容易地判断出来),但是当你开始思考这件作品在这里的位置时,你也许就会重新考虑这个观点。整个效果看起来有一些奇怪:标识牌被固定在了一面有角度的墙上,可以穿过一个顶部很低的空间直接看到售票台。墙上的文字(比标识牌的文字要大得多)写着克里德是从广告制造商的样本里找到这块标识牌的,本来是用来展示霓虹灯招牌可用的色彩的。这里的“事物(things)”也许指代了可以在博物馆里进行展示的艺术作品;也许是讽刺地说明了标识牌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其它“事物”;又或者它只是想让观众欣赏到这美丽的霓虹灯效果,如此而已。
事实上,我对克里德的作品思考越多,我越觉得它似乎很符合达达主义艺术家的传统。当然与真正的达达主义艺术家不同,克里德在这个充满了客体荒谬性的世界中的活动是发生在这样一种环境之中的:在其中,某种文化也许只会被他看似粗糙的画作、成堆的箱子、他的表演以及霓虹灯标识牌混淆或是打乱。在我看来,克里德是一位决心探索什么类型的姿态可以构成艺术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对感觉和思维抱有极大的兴趣的艺术家。日前,我采访了该驻留项目的策划人Naomi Beckwith。
Philip Hartigan:这个驻留项目的概念是怎么产生的?
Naomi Beckwith:事实上,它开始于MCA的总策展人Michael Darling,在我到来之前他是与艺术家马克-布莱德福特(Mark Bradford)合作的。Michael Darling很想与一位能够让人们感到震惊、并且愿意利用所有的博物馆资源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合作,这位艺术家的创作还需要与布莱德福特的创作完全不同。
我肯定马丁-克里德非常关心人类社会,但直到目前为止,协助青少年和教育在他的艺术实践中一直都没有占到很大比例。但我们认为他肯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艺术家,因为他对所有类型的事物都很感兴趣,不光是画作,还包括了雕塑、霓虹灯装置、他的摇滚乐队等等。因此我们知道有着如此广泛兴趣的艺术家肯定能够融入博物馆里的各个部门。
Philip Hartigan:是先有驻留项目的构思,然后找一位适合它的艺术家,还是为你们心目中的某位艺术家特别构思了这个项目?
Naomi Beckwith:应该是后者。因为MCA的驻留项目有一个非传统的定义。许多人认为驻留项目就是艺术家在博物馆里“吃喝拉撒睡”,而我们决定将没一个驻留项目都变成一个可以自我主导的计划。这种理念在马克-布莱德福特的驻留项目中运作得非常好,我们希望克里德的项目也能取得同样好的效果。我们就他的驻留项目达成了多方面的共识。首先,他需要在博物馆里呆上一个月;其次,他需要为我们的博物馆以及这座城市添加一些“东西”。现在已经计划出了一个广场项目,他还会在周围做一些装置。
Philip Hartigan:那么这次的驻留项目希望达到什么样的艺术目的和机构目的?从特定的艺术家和特定的地点这个角度来说,这次的项目会有什么样的不同?
Naomi Beckwith:首先,我们是与一位乐意用非传统的展览形式来展出作品的艺术家合作。作为一位策展人,这为我提供了许多种可以支持这位艺术家的方式。克里德对如何融入到这里的环境之中已经有了最终决定,他的作品也会因为这些决定呈现出他希望有的样子。在我来看,克里德的艺术语言与简约有关,而通过这种简约可以建立起与观众的联系。
克里德本人对参加这次驻留项目也十分激动。芝加哥是一个拥有厚重的音乐背景的城市,他非常喜欢这一点。同时,这次项目也是向广大观众介绍克里德的好机会。这对每个参与进来的人来说都十分重要——对我们机构以及克里德本人都是如此。从现在起,他将会拥有一批新的观众群。他自己也谈起过观众与他的作品产生了共鸣的这种感觉,但是他一直都没能做出回应。因此,如果说他过去的创作是他单方面的演讲的话,那么这次的这个项目就能让他了解观众的想法。
【编辑:冯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