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安全保险是个问题 2012-02-09 09:37:36 来源:《顶层》杂志 作者:张宗全 王定如 点击:
艺术品安全保险对很多身在艺术圈的人来讲,都是陌生的。事实上,即使年初在文化部与保监会公布的11个文化产业保险试点险种里,“艺术品综合保险”虽已名列其中,艺术品安保依然是一个不见动静的市场业务。

艺术品安全保险对很多身在艺术圈的人来讲,都是陌生的。事实上,即使年初在文化部与保监会公布的11个文化产业保险试点险种里,“艺术品综合保险”虽已名列其中,艺术品安保依然是一个不见动静的市场业务。2011年11月25日,在京举行的首届中外企业艺术收藏论坛上,安盛艺术品保险集团(AXA ART)的亚洲区业务负责人孙贵珍在与台下嘉宾——来自劳合社(LLOYD'S)保险中国负责人李林懋互动之际,除了礼貌的“官方”回答以外,她也指出了之所以艺术品保险业务迟迟未能登陆中国的原因:“这里的硬件条件还不够。”

    

T=TopFloor

L= 李林懋 先生

  

T: 2010年12月,保监会与文化部联合发布《关于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将艺术品综合保险列为首批试点险种,国家层面鼓励发展的意图非常明确,但实际上从拍卖行、画廊等私营艺术机构的层面来说,购买艺术保险依然面临保价较高、少有保险公司问津的问题,是什么造成目前看似矛盾的现状?

  

L: 这是经济学供给需求的一个关系问题,一般保险公司会给风险做评估和判断,这个风险评估和判断除了对整个市场环境的判断,还有对个体风险的判断。在中国,以前这类保险做得很少,有的话也大多分布在国际市场里,所以现在对保险公司的评估、认识承保产品需要一些时间;还有一点,新的风险还包括需求不大的原因,很难有较大的承保能力,需要做到一定的数量才行,处于初始阶段。所以会比较困难一些。

  

目前国内市场有几家公司在做,他们有国际市场在保人支持,业务是有的。整个艺术品行业里边要细分,艺术品不是一概而论,从构成上来讲,有博物馆、有官方的收藏,有企业收藏,有个人收藏,还有画廊、展览、拍卖行,里边会分出不同的类别;在这个里边再有细分的话会分成珠宝、钟表、古代字画、中国、外国油画,还有其它的家具、青铜器,每一类评风险的时候都是不一样的,不像做一个飞机或者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比较集中,这些比较零散。所以需要积累足够的经验,再加上有定价的模型或者是对市场条款有很精确的确定之后才比较容易做这个东西。这个市场早就有做,只不过是目前激增得很快,而且整个市场环境来讲有一点不能说过热,是比较热的一个市场,所以在面对风险的时候肯定要比较谨慎。

  

T: 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相关交易总额达到1694亿元,比2009年增长41%。如果按照1%的费率、60%的艺术品投保计算,保险公司一年可从中赚取的保费逾10亿元。此外,谁先操作艺术品保险的业务,等于为艺术品进行最有说服力的鉴定。这么大的诱惑,国内这么多家的保险公司为何普遍积极性不高?

  

L: 首先澄清一点,保费不是按照都是1%这么算的,我刚才跟你讲的每一类的保费都是不一样的。

  

首先考虑的不是保费问题,是风险控制和评估的问题,这里涉及到实物的灭失风险,给出的覆盖范围,比如说被盗窃,有自然失火,有人为造成的道德风险,还有赝品,一系列的风险。然后才是价钱的问题,它是静止的,还是流动的;拥有人是不是有所有权,保管的环境等等。整个市场保费远远没有条文中那么多,中间还有一些介入的中介机构,最后收的那个数也不是全部都给保险公司的。

  

如果是规定中那么简单就好办了——不是机场办理人身意外保险,交20块钱给你40万保证,不是那个概念。

  

T: 国内媒体大多认为,艺术品的障碍主要在于没有把艺术品作为家庭财产保险的附加险加以推广、艺术品评价体系以目测的不可量化、艺术鉴定人才的阙乏等等,您是怎么看待这些评论?您个人对于改变现状有哪些建议?

  

L: 首先我不觉得它应该作为财产的附加险,很简单,它是一个实物存在,跟一般财产险的属性是不一样的。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我可以按照成本算出每块砖多少钱,劳动力多少钱,这个东西不是的,它有稀缺性、唯一性、收藏价值,还有修补的费用、市场贬值的额度,跟一般意义上的财产险是不一样的,前端的价格评估,出险之后的价格评定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且需要不同的技能和市场经验来做这个事情。

  

改变现状有两方面:这个市场会有一个过渡阶段,保险公司需要更多的一些时间,资本总量增加之后,花精力进一步地研究、开发艺术安保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满足那些适合保险公司风险选择范围之内这些客户的需求。在这个情况下,很多公司都是刚刚开始,包括交易额,包括收藏人本身,对艺术品保管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也会不断地提高,也就给保险公司更多的信心,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承保条件;市场相对平稳的时候,炒作和过热的迹象在相当大程度上被消除,这个时候的保险公司肯定会有更大程度的介入。

  

T: 国外的大保险公司AIG(美国国际集团)、AXA(安盛)、AIA(友邦)都开设有艺术品保险业务,同样面对诸如评价体系、鉴定人才等难题,它们是怎么解决的?有哪些操作值得我们借鉴?

  

L: 一般来讲即便是做同一个行业,在细分的时候做的领域是不一样的,根据自己公司的风险控制策略、偏好,所有的现有资源能够评估控制的风险,都是有相关性的。可能会选择某一个地理位置与指定类别,比如说针对对北美地区或者是国际市场现代艺术版块进行工作;而且有的公司可能对一个新的市场不感兴趣,完全可能——因为世界200来个国家,中国是其中一个。

  

如从大的背景分析,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实际上是经济发展之后的一个现象,“一战”、“二战”的时候收藏的人极少,没有人买,等经济复苏之后才有,日本也是经济复兴之后才有艺术品收藏,人们有剩余时间和剩余价值才会买这个东西。像你刚才提到的大型保险公司,从物质财产的保护上来讲,他们在技术上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虽然不是完全同种,比如油画和中国国画是不一样的,材质上,保管条件上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借鉴并不意味着完全适用。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T: 国外的大保险公司既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为什么不开发中国市场?是政策因素造成的吗?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