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等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要求“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部免费开放”。
如今,《通知》下发已4年,但对坐落在北京“龙脉”边上,紧邻鸟巢等地标性建筑的国家动物博物馆来说,“免费”却成了最头疼的事。
“再困难也不能关门,关门对不起老百姓,也对不起国家。”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李志毅说。
作为国家动物博物馆的依托单位,动物所在这件事上倾注了太多;作为中科院与公众交流的一个窗口,该馆也难以一关了之。
“好是好,但能不能免费?”
动物所标本馆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标本收藏机构,馆内珍藏了19世纪以来的530余万号标本,是让动物所人颇为自豪的资源。
2009年5月,国家动物博物馆正式开门纳客。整个博物馆由动物标本馆和标本展示馆两部分组成,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布展面积5500平方米,动物标本和展品共6000余件。
作为中国最大的动物博物馆,该馆一开张就备受追捧。“开馆时有老百姓问,这里和动物园有什么区别。”该馆副馆长黄乘明回忆说,“但参观完之后,观众纷纷表示,这简直是一部立体的百科全书。”
两年多时间里,国家动物博物馆共接待参观者近15万人次。许多人来了一次之后,还会来第二、第三次。
渐渐地,除如潮的好评外,一些别的声音开始出现。
“博物馆很好,孩子来了学到很多知识。”一位市民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不过要是能免费参观就更好了。”这位市民说:“40元的门票虽不算太贵,但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可能还得掂量掂量。”
这样的要求,黄乘明不是第一次听到了。但对老百姓这个“正当”的要求,国家动物博物馆却难以爽快答应。
“今天免费,明天就得关门”
国家动物博物馆成人参观票票价为40元,学生减半,70周岁以上老人、1.2米以下儿童免费,家庭套票也能享受优惠。
“实际上,门票收入远远不够博物馆的运行费用。”黄乘明说,“博物馆建成后,没有任何公共资金支持运营,现在部分经费还是动物所垫付的。”
馆里工作人员目前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动物所调过来的科研人员,共8人;另一部分是售票、讲解、保安等物业人员,共20多人。两部分加起来,每年人头费超过200万元。此外还有一年几十万元的水电,以及修缮、维护等费用。
“博物馆是公共单位,就算只有一个观众,电灯、空调都得全开。以目前这种状况,很难做到收支平衡。我们特别希望免费开放,但真的免费不起,很可能今天免费,明天就得关门。”
黄乘明遇到的并非个例。与国家动物博物馆面临同样尴尬的科普场馆不止一家。国家古动物馆常年靠制作古动物模型、办各种巡展来补贴成本;昆明动物博物馆开馆以来,也一直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昆明动物博物馆一年门票收入仅有18万元,加上中科院昆明动物所每年10万元的拨款,远远抵不上近200万元的运行成本,工作人员不得不依靠给别人制作动物标本来填补运营的窟窿。迫于各种压力,该馆馆长梁醒财已离开工作多年的岗位。
真正重要的功能
“博物馆如果仅仅在维持开门和关门的状态,是很不负责任的。”黄乘明说,“动物博物馆依托动物所这样国家最高的动物学研究机构,最重要的功能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把第一手科学知识传达给普通公众。”
因此,该馆还组织了50多次形式各异的科普活动,包括每月1~2次的免费科普讲座、各类培训班、夏令营、冬令营,甚至野外考察等。
受热门电影《博物馆奇妙夜》的启发,2011年夏天,该馆策划总监张劲硕带着40多个动物爱好者,来了一次夜游博物馆。晚上搭帐篷,睡在自己最喜欢的动物身边的体验,让参观者大呼过瘾。
然而,在经费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资金只能优先用于发放工资、支付水电费等日常开销。如果工作人员再将大量精力用于到外面拉活,博物馆可能会失去自己真正的灵魂。
让黄乘明更感无奈的是,免费通知已下发4年,可到现在“还没人负责落实经费问题,中间环节完全是空的”。
国家动物博物馆在国家领导人的关心下建成,在动物所人的鼎力支持下成长,在博物馆发展模式的探索中,它甘当先锋。如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谁能为它慷慨解囊?
但无论怎样,黄乘明还是想坚持下去。“这是我热爱的工作,我不想放弃。再熬一熬,没准机会就在下一个路口。”
【编辑:成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