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新年伊始之际,回眸2011年,艺术市场经历了极富戏剧性的变化,不妨戏称其为“剧变”:上半年始于4月初的春拍,北京、香港与上海等地的大拍卖公司的拍卖业绩达到巅峰,纷纷创造了各自单场拍卖会成交总额的新纪录;而下半年它们的秋拍成交额却都相继大幅下滑,一波调整行情令2009年春拍开始的艺术市场繁荣期就此告一段落。对这波行情,我们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加以概括:
一、钱
艺术市场离不开“钱”,但欧美成熟的艺术市场支撑其价格体系的是所谓“老钱”,亦即专注于艺术市场、可以长期运作而不以短期获利为目标的资金;而中国新兴的艺术市场,却主要依赖投资或投机性的短期资金亦即“热钱”的大量涌入。因此,理解2011年艺术市场的“剧变”,理解2011秋拍爆发的调整行情,离不开这个“钱”字。
艺术市场通常会有周期性的波动,在欧美,“老钱”为主,那种周期性的波动更纯粹。比如金融动荡对它的影响并不那么直接,一般有半年甚至更长的滞后期。而在中国,艺术市场以“热钱”为主,其规模与运行方向、流通速度与整个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都有更直接的关系。在宏观经济层面,这一波行情发动时的2009年上半年,庞大的信贷资金伴随着中国政府针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刺激经济计划出台,带来流动性的过剩,引发了通货膨胀,从原材料到日常消费品包括葱姜都出现了价格暴涨。从微观层面,中国的富人、公私机构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股市长期低迷、房市受到打压,艺术市场因此成为主流的投资渠道,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的理念深入人心。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大量“热钱”涌入了艺术市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不同,这次艺术市场的繁荣周期伴随着艺术市场的金融化过程,出现了针对艺术品投资的信托、理财计划,仅风起云涌的艺术基金,规模就迅速发展到几十亿元。难怪艺术品市场会价格暴涨,以致媒体惊呼“亿元时代”已经来临。然而,到了2011年秋拍,中国央行收紧银根,流动性已经从过剩转变为枯竭,“热钱”成为无源之水;同时,对于新加入艺术市场的公私机构而言,经济金融走势前途不明,导致他们采取观望的态度。
从拍卖市场的行业层面看,上述的转变表现为长期困扰各大拍卖公司的大买家拖延支付货款的问题,其愈演愈烈终于导致拍卖公司在2011年针对高价拍品推出高额保证金制度,由国际拍卖业巨头苏富比领头、佳士得跟进、境内各大拍卖行竞相仿效,直接导致了拍卖场上高价拍品大面积流拍,艺术市场因此步入调整行情。
二、价格
这一轮艺术市场繁荣周期,以中国书画、瓷器杂件与油画雕塑三大领域众多板块的艺术品价格普遍暴涨、单件艺术品成交价格破亿、天价纪录从1亿元到4亿元再到5.5亿元不断被打破为特征;而这次行情的调整同样从高价拍品面临流拍开始,以拍卖公司大打价格战而告终,真可谓紧扣“价格”二字。
艺术品拍卖的天价纪录,固然离不开热钱涌入的背景,但也与顶级收藏现身拍场有关。以著名的“尤伦斯”收藏为例,2009年北京保利拍卖其委托的中国书画收藏,既有多年未在拍场露面的“生面孔”宋徽宗《写生珍禽图》,也有初次现身拍场的“新面孔”吴彬《十八罗汉》图卷,这些新面孔、生面孔为刚刚涌入拍场的新资金提供了绝佳的运作题材,打开了市场价格的上升空间,艺术市场由此进入“亿元时代”。而这些天价纪录本身带来的财富效应,又激发了更多新资金蜂拥而入,引发艺术市场板块轮动、价格全线上扬。
这是一个价值发现的过程:许多重要藏家多年珍藏的精品纷纷面世。在三大领域中,古代书画中的宋元乃至明代的精品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近现代书画中最突出的是大师行情,十几位大家耳熟能详的艺术家被明星化,领头羊则是齐白石、张大千;瓷器杂件部分,明清官窑,尤其是清三代官窑瓷器、皇家收藏的玉玺等行情火爆;连带玉器、犀角雕、黄花梨紫檀家具等轮番飙升;油画雕塑领域中,20世纪中国经典艺术受到追捧,当代艺术连创新高。有趣的是,2011年香港苏富比春拍,“尤伦斯”珍藏的中国当代艺术部分再度吸引海内外藏家关注,其中包括许多从未亮相拍场的重要艺术家的早期作品,仅参加过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大展的作品就有6件,无怪乎会创造诸多新的天价纪录。
然而,经过连续5届大拍的不断上涨,市场需求出现了逆转:一方面新面孔、生面孔本身是稀缺资源,而拍卖规模的迅速放大更使其一件难求;另一方面市场上却充斥着大量经过重复拍卖的“老面孔”,它们短期内出现在不同拍卖公司的拍场上,其相隔的时间最短的不到半年,唯一的不同是拍卖底价越来越高。市场因此出现了价格泡沫,调整行情不期而至。
三、回归
由此可见,调整意味着市场快速膨胀后的回归。回归最明显的迹象,是拍品价格的回归;与此同时,市场气氛也从狂热向理性回归;而这一切,又导致艺术市场方向性的回归——连续的快速飙升所造成的价格泡沫破裂之际,极具流动性的老面孔却突然失去了流动性,人们再次把目光瞄准新面孔和生面孔,艺术市场再度回归拍卖的本义。
说到价格的回归有一个特殊现象值得关注:2011年秋拍之前就有媒体在唱空艺术市场,而焦点话题就围绕着高价拍品。果然,在拍卖场上,高价拍品流拍的压力最大,香港、北京的第一轮秋拍中,高价拍品行情走弱,率先发出了调整的明确信号。有趣的是,当调整行情被确认后,第二轮秋拍的各家拍卖行就纷纷联手委托人调低拍卖底价,相继打起了价格战。而拍卖结果则表明,此举加重了市场的观望气氛,令市场行情出现了两极分化:品质优异的高价拍品继续受到高价追捧,而品质一般的拍品即便价格不高也照样流拍。
在调整中,相当多的市场参与者采取了谨慎观望的态度,即便最后放手一搏的买家,在拍场上也冷静克制,现场的竞投呈现前所未有的理性场面:数千万元乃至上亿元成交的高价拍品,竞价台阶往往只有50万甚至10万元,以致像北京匡时古代书画夜场中那件破亿元成交的元代长卷,竞价过程竟长达半个多小时。
拍卖作为特殊形式的交易方式,其核心本质是价格发现:一些品质特异、十分罕见因而缺乏流动性的“新面孔”,只有在拍卖台上,通过买家的竞投来完成价格发现。这正是拍卖的本义。这一轮拍卖市场的繁荣周期正是始于这样的价格发现。但是,中国艺术市场又是资金推动型的市场,价格台阶跨越后有着强劲的上冲惯性,加上有的市场主力把拍卖当作以艺术家推广为主的一级市场来运作,甚至借助拍卖人为地影响其价格体系,使拍卖迷失了本性。而这次调整,有助于市场回归拍卖的本义。
【编辑:成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