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溟:生物艺术之后 学科化与新实践 2012-02-15 09:57:21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王南溟 点击:
1993年,李山在威尼斯双年展参展回来,已对当时正当红的“政治波普”没有了兴趣,转而思考全球艺术中的前沿问题,生物学与艺术由此进入了他的范围,这是一个尽管受到马修-巴尼所作半人半兽的影像的启发,但也是对1960年代他在读大学时谈论过的人造人话题的再激活。

“生命体”展览展出的学生作品

“生命体”展览展出的学生作品

 

1993年,李山在威尼斯双年展参展回来,已对当时正当红的“政治波普”没有了兴趣,转而思考全球艺术中的前沿问题,生物学与艺术由此进入了他的范围,这是一个尽管受到马修-巴尼所作半人半兽的影像的启发,但也是对1960年代他在读大学时谈论过的人造人话题的再激活。当然30年之后,科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很多生物艺术中的想象都可以由科学来实现,我们可以从生物科学的发展倒过来回顾生物艺术成长史——即从想象的生物变异到直接的生物变异。

 

在这样一个生物艺术的世界里,张平杰是一个重要的评论兼创作者,在2007年他与李山合作了《南瓜计划》在上海展出,这是一个与科学家合作的项目,也是国内第一个展出以生物基因工程为技术的生物艺术,变异出来的南瓜从外形到色彩都离开了原来形色。

 

当然这是李山已经实现的作品,还有不能实现的方案。1998年的《阅读》方案就是,根据科学告诉我们,只要给核糖体在阅读MRNA信息时设置一个小小的障碍,将需要的氨基酸安插到不是MRNA相对而言进行的密码纸上,迫使信息失效的原理。李山的方案是,分别将鱼和蝴蝶的生殖细胞按照上述方法操作后,再将它们放回原处,过六天,取出鱼和蝴蝶的精子,打开它们的细胞核,各取出一段DNA,由于它们的遗传密码全部失效,便有可能将鱼的密码按偶数、蝴蝶的密码按奇数的顺序连接起来,核糖体照样沿着MRNA键移动,这样可以实现《阅读》方案。李山想要实现的是,蛋白质被合成,蛋白质被置于盛满培养液的器物中,18天后一个新的生物诞生,它更像鱼,不像蝴蝶,当然它有很短的蝴蝶翅膀。不过李山的这个作品从1998年到现在因为一直得不到科学家的合作,所以还是一个方案。而2002年芝加哥大学的爱德华·卡茨与他的团队通过转基因技术创造出绿色荧光兔“阿尔巴”,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件真正存活的生物艺术。

 

生物艺术开启了创造活体艺术的道路,但它是艺术与科学之间的结合,所以不是单个艺术家所能完成的,李山与卡茨的区别是,前者没有科学家合作而使方案停留在方案的阶段,后者有科学家团队而使方案成为现实。这当然是一种遗憾,但这种遗憾同样也包含了对新艺术的启示。

 

1980年代就去美国研读工业设计,现在又是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教授的王大宙,身兼设计师和艺术家双重身份,十年前就开始讨论生物与艺术的关系,2011年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的科研项目,王大宙再次挑起了这样的话题,他不但为他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个展直接取展题为《auto-clinic/王大宙生物艺术展》,而且延伸到了教学实践和学科建设之中。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的生物艺术工作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这是一个艺术家、科学家和学生们之间的合作,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的教师车生泉、刘群录、陈霆的介入使生物艺术有了一个稳定的科研基地,由王大宙对生物艺术现状的介绍开始,学生们大胆想象并提出方案,经过生物学教授的认证,四次工作坊最后通向了一个展览“生命体——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生物艺术工作坊作品展”。展览将于2012年3月3日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举办,展出的学生作品共12组,分别是《蚯蚓-泥球》、《细菌树》、《喜子的纱窗》、《遁隐》、《植物霓虹》、《植物马赛克》、《蜗牛的绘画》、《生物艺术万花筒》、《幻象》、《生物水墨画》、《植物墓葬设计》和《飞翔的蒲公英》。当然这个展览是2012年3月9日华东师范大学在上海美术馆主办的《auto-clinic/王大宙生物艺术展》及“生物艺术:创造力与伦理”论坛的互动项目。三校联动跨学科,使生物艺术被组合进了一个新的学科框架及其教学实践之中。

 

新的思想和艺术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很微弱的,但它自身有一个生长过程,这个时候需要评论,也需要专家,由于生物艺术工作坊的进行,一个新的艺术话题也随之展开,它们是:1.如何吸收已有的生物艺术的成果并进行突破性的发展;2.艺术的想像力如何与科学结合,或者艺术能否从资助系统和工作理念上突破科学工程自身存在的缺陷,比如艺术的想像力追求与科学技术实用性效益之间的关系如何重组;3.生物科学所创造的活体本身即艺术能否成立,它与伦理之间的冲突在理论上如何阐释,自然科学、艺术学和伦理学三者如何辩论; 4.生物艺术与工业设计的前沿地带如何成为可能等等,这些都是这次生物艺术联动项目所绕不过去的议题,也是这些项目令人激动的地方。

 

张平杰在《上海科坛》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标题就是《生物艺术》,他说,十年前,生物艺术这个词出现时,人们还不知所云,而今天我们已经可以从网上讨论生物艺术将对未来社会甚至社会科学带来的冲击与引发的变革了。张平杰引用了“维基百科”已经出现的生物艺术条目的内容,即:生物艺术是一种以活体为媒介,所创作艺术作品在实验室及/或在艺术家或设计师工作室中完成的艺术实践活动。其工具是包含诸如基因工程技术与克隆技术在内的生物技术。大部分艺术家认为生物艺术必须严格限定于“活体形式”,然而对这一标准的绝对性以及对象可被认定为存活或有生命的阶段都存在一些争论。由于对生物艺术没有明确的定义,生物艺术的媒介与/或体裁仍然处于定义阶段。生物艺术创作者所用的材料包括细胞、DNA分子和活体组织。干扰生命形式及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实践活动也招致伦理学、社会学及美学层面的质问。生物艺术是21世纪初艺术家们拉近艺术与科学之间距离的实践活动。

 

(作者系独立策展人)

 


【编辑:成小卫】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