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香港苏富比春拍,林风眠《京剧人物: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
◆ 谈卸“甲”——回归一线市场
99艺术网:你一边做拍卖,一边做画廊这么多年了。当时是怎么就决定不做拍卖了的呢?
李亚俐:离开拍卖行业在上海成立龙门雅集,对我而言有很大的主观家庭因素,因为拍卖是个非常繁忙的行业,对女人来说许多时候不太容易兼顾家庭;我知道,如果2010年不做决定,一定会继续在香港苏富比做到退休。幸运的是,后来有选择的机会,同时也能给公司足够时间寻觅接任者。2004年进入拍卖行业有因时因地的原因,虽然在工作中获得许多难得的经验和追求高价品的成就感,但工作上毕竟总必须在数字竞赛中观看艺术品价值。
99艺术网:那会不会觉得有一点矛盾?或者说分裂?
李亚俐:你是说离开拍卖行吗?只是刚开始会,有点担心交班能否顺利而已。记得2004年我刚开始做拍卖业时还是还像做画廊一样的是很理想,很浪漫,总找一些我认为好的艺术家,可是到后来有很多我喜欢的艺术家流通性都不够成熟,市场不能全面接受,当时的拍卖市场并不像现在这么红火,油画专场成交总额平均都只在三、五千万。工作上是很现实的,作品一旦流拍,慢慢你就不想了,因为流拍对追求高流通绩效的拍卖来说是个严重打击,对提供作品的人也是,对不对?反而是这8年的拍卖经营,让我亲自目睹许多过去画廊经营的艺术品,如何在拍卖场中水涨船高至今一画难求的过程。是一段不再能复制的人生经验。
99艺术网:相对来说,你经营画廊允许你挑选自己喜欢的艺术家。
李亚俐:对,所以我认为经营画廊的人,工作中随着自己的心性眼光走的机会很多。时候看到画廊第二代,父母已经有一辈子开画廊的小盆友,我觉得他们的命很好,很幸运。一个女孩子跟我讲,说她觉得做画廊就是前一辈子积的德,很开心。因为他们可以很容易进入这个艺术圈学着做艺术品交易,往往一个小作品的交易都比白领好几个月赚的钱多。然后父母还能够有一些积累,哪天如果真没钱的时候,还可以卖点出去救急。我以为经营画廊,虽然是一个高尚的行业,但是常常需要有一代人在前面用毅力和决心走过创业期的那一段时光。开始时二代们会随着父母或前辈轨迹,但是慢慢的一定有机会按照自己的眼光,与自己喜欢的艺术家交往,在当时代的文化情境中,开创属于自己的画廊风格。但不可否认,现在经营画廊的成本是愈来愈高了,对于许多一代画廊而言创业阶段的资金投入都比过去要大很多。
画廊对艺术家的选择有主观条件也有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关乎艺术风格与基本价格是否符合该画廊的经营模式?双方文化观察是否契合?客观条件则需要看双方是否欣赏彼此?如何的合作模式是最适合的?就像谈恋爱一样。最终一起决定:是维持男女朋友关系?同居?或是结婚?愈是人性化的约定与契约,合作愈容易持久。而驾驭一切之上的,其实就只是彼此遵循的基本"诚信态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