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第三场由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万新华、中山大学教授杨小彦和清华大学博士生段君做主题报告。
万新华报告的主题是“图式革新与趣味转变——以十七年江苏国画家笔下的建设主题为例”。万新华指出,1958年是江苏中国画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国画家们深入工厂、农村,开展各种创作竞赛,创作了诸如《为钢铁而战》、《人民公社食堂》、《工人不要计件工资》、《爱国卫生运动》等反映生产建设的作品,成为当时反映社会、政治的最为重要的作品。12月28日,“江苏省中国画展览会”在北京开幕,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当年社会主义大跃进的现实生活,体现了推陈出新的时代精神。正是这次江苏省国画家们的群体亮相,引发了后来的“二万三千里壮游”写生和“河山新貌”专题展览,并确立江苏国画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基于对相关作品和史料的详细分析和缜密梳解,他认为,20 世纪中期的中国山水画从范型创制到初具规模再到成熟,正是凭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罕见的政治热情,“通过对美术家进行思想改造,大张旗鼓地宣传社会主义新思想,逐步地建立各级的美术家协会和画院等机构,使得美术创作从指导思想、创作理论、组织机制、教育体制、展览形式等,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美术家作为社会大集体之中的一员,只能在这种体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为这种集体的视角所左右”。在政治与艺术的夹缝中,新中国十七年中国画创作曾经历了非同寻常的路程,甚至走过一段弯路。在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中,作为思想改造对象的画家们亦步亦趋,以自己的创作贴走近时代潮流。
最后,他不忘指出,尽管如此,我们显然不能对江苏老一代国画家的建设主题作品只作简单的“二元化”的价值评判,也不能否认他们在绘画形式上的自我更新和发展所做的艰苦努力。也许,只有当我们设身处地地回复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通过政治语境、社会语境的综合解读,才能真正明白他们为中国画发展所付出的心力、精力和才力。
杨小彦以“写生进入笔墨——从黎雄才《武汉防汛图卷》的创作谈起”为题,从1954年夏武汉遭逢史上罕见之特大洪水这一事件讲起。杨教授说,其时,已入中年的山水画家黎雄才任中南美专老师,适逢在武汉工作。他受到热烈的湖北抗洪运动的感染与推动,多次亲临现场,搜集素材,画了大量的速写稿。显然,黎雄才为眼前宏大的场面所感动,灵感激发,在现场速写的基础上,创作了长卷《武汉防汛图卷》,其尺幅之大,气氛之热烈,题材之现实,为其一生所绝无仅有。作品完成后,立时引起美术界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一致肯定。这幅作品在分类上无法纳入山水画,也似乎不能算是人物画创作,从其个人承传看,这幅长卷是黎雄才40年代西北写生的延续,是他以写生方式进行创作的恰当总结。
在杨看来,正是1941年到1948年的七年西北之行,给了黎雄才重要的艺术积累,得以探讨一种远超出写实与笔墨双重局限的新样式,而这一探讨,正表现在《武汉防汛图卷》这一巨构之中。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西北的写生历练,就不会有1954年的长卷;反过来,正是这一长卷,充分印证了黎雄才西北写生的价值与意义。
通过对黎雄才作品的系统分析,杨小彦对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与西方写实主义中的表达方式做了明确的区分。他认为,中国传统绘画可能更接近于概念性表达,更多是成竹在胸,即使有所观察,往往也是对既定图式概念的一种补充,而不是修正。而西方的描绘程式则建立在一系列的观察之上,并以解剖、结构和光影为其观察的基础,最终形成了一套写实的方法。当然,从艺术本身来说,不管是概念性表达还是观察性写生,其实都是一种观念的结果,构成其差异的,是潜藏于其后的不同的视觉文化传统,是不同文化语境对自然的不同解释。不过,就具体描绘来说,尤其当我们讨论近现代中国艺术,不得不考虑其中的东西融合与冲突时,就具体手法进行区分,也就势所必然了。写实主义之进入中国,表现在艺术实践中,其显现的冲突,正是写生与临摹的对立。在这里,则表现为概念性描绘与观察性写生的对立,以及其中的融合。具体而言,正是黎对动感与氛围的观察性描绘,最终成就了《武汉防汛图卷》。
段君的发言主题是“从批林批孔的一张画谈怎样对待传统”。段君这样描述,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尚丁创作油画《连续作战》,取材军队批林批孔。尚丁不从流俗,未如通常表现全军将士争表决心的集体场面,而是描绘一名战士独自学习的小景。画中战士把反坦克用的炸药包垫在膝盖上,奋笔疾书《复礼就是复辟》。
回到这幅画的历史情境,我们知道,尽管当时的毛**以反儒的形象示人。但事实证明,毛**对传统中的某些部分一直持有好感,如他曾说的:“孔孟有一部分真理,全部否定是非历史的看法。”段君认为,毛**对法家的偏爱,是因为法家“厚今薄古”的历史观与毛**的历史观高度吻合。毛**观念中根深蒂固的二元论,迫使毛**站在法家的立场上批判儒家。他援引了余英时的研究,表明传统是无限细化的,即便是谈论秦始皇,也应当注意到他身上兼具儒家和法家的成分,而非独尊法家。反观毛**,他从来没有笼统地把传统视为儒家。如同鲁迅在反礼教的同时也在传统里的非正统中寻求支持,毛**在反儒家的同时也援引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