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近3个月的第四届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年展19日正式落下帷幕。 (韩墨/图)
第四届深港双城双年展19日闭幕,相关话题还在持续,记者走访市民、参展人和业内专家
为期近3个月的第四届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年展19日正式落下帷幕。但展览相关话题还在持续。展览究竟是办给谁看的?是小圈子内的自娱自乐,还是该面向大众?如何在追求国际视野的同时,关注本土?围绕这些疑问,市民、参展人和业内专家有话说。
遗憾:老外首次执掌,市民“不买账”
“看不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哦,原来这是个展览啊,呵呵……没看出来。”在近3个月追踪报道中,记者发现,对于散落在市民广场和华侨城的近60个参展项目,多数市民有些“茫然”。
尽管市民“不感冒”,但实际上,参展人在国内外都颇具影响力。为了体现展览的国际化水平,本届双年展特地邀请曾担任过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评委会主席的美国知名策展人泰伦斯-瑞莱,担任四届以来的首位非华人总策展人。依托泰伦斯多年的策展资源,本届双年展集聚了国际建筑文化领域的知名人士和高水准的展品。不论是市民广场上业余建筑工作室 、美国纽约的OBARA、中国长沙魏春雨的作品,还是华侨城创意产业园里“街道”项目的12位新锐建筑师,以及参与24场学术论坛的嘉宾,都为业内“津津乐道”。
“每一件作品都有很好的寓意,但是没有释放出来,得不到普及,非常可惜。”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世界建筑导报》总编辑饶小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双年展期间,他曾特地采访OBRA事务所的参展项目,与策展人谈了2到3个小时才了解作品的含义。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要理解作品实在不容易。
饶小军认为,追求国际化没有错,但是,空降而至的国外总策展人,不了解深圳和中国的情况,在策展前期也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导致整个策展主题太空、太泛,没有切合城市主题,市民看不懂,这也就不奇怪了。
疑惑:亲近民众,还是走向高端?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沿袭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展模式,大批国外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家的涌入,与本土人士的对话,无疑提升了双年展的国际化程度,并促进了深圳与国际的对话。
但是,这样一个持续近3个月,耗费上千万资金的展览,究竟是给谁看的?到底是业内人士、小圈子里的狂欢,还是应该面向公众?
“当然应该是给老百姓看的。如果只是专业展,根本无需这么大的规模、也无需持续如此长的时间。”饶小军认为,如此大规模的文化行为,应该注重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在展览机制、文化思考方面,为这座城市和城市的居民留下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哪怕是琐碎的,也是值得回味的。”
在本届双年展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孙振华看来,面向大众,还是走向高端?这是双年展举行4届以来,一直面临的问题。往往小圈子内认同度和评价都很高,公众却不一定认可。
“但是,如果一个展览一味地讨好、迁就观众,也会带来另一方面的问题:城市文化如何得以提升?”孙振华说,作为一个展览来说,应该在坚持专业的同时,尽可能与公众对话。但是,城市文化有其复合性和层级性。我们期待:在展览走向国际的时候,大众能有一个包容的心态,能够允许暂时还不理解的作品存在。这种兼容并蓄的态度无疑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一座城市的文化涵养与深度。”
期待: 留下艺术财富,给大众时间
曾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获奖的国内知名艺术家米丘,却用“很正常”来形容此次展览。他认为,一个展览,只有专业,才能在国际上获得其应有的地位。一个专业展览,绝不能放弃标准和原则。本届双年展按照国际化的语言和标准来做,虽然在深圳有些“水土不服”,但是经过学术意义上的跟进、不断展示和灌输,大家慢慢就会接受了。“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展览结束后能给这座城市留下点什么,这既是展览的轨迹,也是城市文化进程的体现。”
令大众感到欣慰的是,在闭幕式上,总策展人泰伦斯透露,有超轻村、街道等12个项目将会在深圳各处重新被组装,作为深圳的文化艺术财富,继续留在广场、公园、公共建筑大厅以及艺术机构的收藏空间中继续展出。
“这可以说是公众、媒体与城市间良性互动的结果。”孙振华说,上届双年展,在媒体、市民的呼吁下,展览结束时才考虑到展品收藏问题。但由于参展作者的版权意识特别强,有的宁可毁掉,也不愿意让展品留下来,以至于两年前的作品收藏特别被动。今年则主动得多,策展之初,组委会就与参展人探讨作品收藏的机制问题,并成功留下12个项目。
“这些展品,大众或许暂时看不懂。但这些艺术财富只要存在于深圳各处,就是一种进步。给大众时间,也给双年展时间,相信深圳百姓能准备好,迎接专业而国际化的展览。”孙振华说。
【编辑:汤志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