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号称史上最具分量、最昂贵的艺术家个展“毕加索中国大展”,刚刚结束了在上海的展览便马不停蹄的奔赴下一站——成都。市值67亿人民币的55件架上和雕塑作品已经陈列在成都当代美术馆,静静的等待着广大市民和艺术爱好者的顶礼膜拜。
但是大展还未上演,就已经有不和谐的声音在成都上空激荡:有人担心“毕加索+民营企业赞助”的商业性运作是否会给大展带来体验上的温差;也有人质疑主办方如此高调的把毕加索与80年代中国新艺术比肩,有生拉硬拽之嫌;而普通观众更担心的是,上海观众所经历的“看不懂”会不会随着作品一同带到成都……带着这些问题,99艺术网记者采访了知名策展人批评家费大为和吕澎先生。
当“毕加索”遭遇商业运作
艺术展览有很多种不同的模式,商业化运作也是其中的一种。
费大为告诉记者:“有的展览有赞助,有的展览是自费的,但无论如何展览总是要花钱的。像毕加索大展这种昂贵的项目,它是否可以根据自己的运作来持平收支?这在中国是一次冒险的实验,但是在国外这种展览模式早就存在。”费大为还介绍,除了赞助的展览以外,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这种靠自己的运作(门票收入和衍生品)来维持收支平衡的展览模式。
“争取收支平衡并不一定就是一个不好的展览。如果一个展览为了盈利而伤害了艺术的质量,这才是不可取的。只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批评这个展览过于商业化。国内有很多展览打着学术的招牌去做商业化的运作,严重损害了展览的质量,这才是需要批评的。只要展览的运作方式没有伤及内容,我觉得没有批评它的必要。”费大为说。
吕澎除了是国内重要的批评家和策展人,他还是毕加索成都大展举办地——成都当代美术馆的馆长,关于外界对毕加索大展过于商业化的质疑,他说:“商业和艺术是两件事情。”
吕澎认为,毕加索中国大展展览本身的价值是无可置疑的,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没有商业性也就没有这个展览,所以不能如此简单的认定毕加索这个展览是不是商业的。“展览本身是有学术价值的,通过商业的手段来运作,这是展览的问题而不是内容的问题,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吕澎还强调“就算有一万个运作上的问题都比不过毕加索展览本身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