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乡土美术是“乡土运动”思潮的产物。台湾1970年的保钓运动与1971年台湾国民政府退出联合国的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美国及西方价值的怀疑,以及对本土价值与民族意识的回归,伴随其中的是对台湾官方推崇的现代主义文艺的批判,从现代诗论战到乡土文学论战,所诉求的是文学的本土性与现实性。在这些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乡土美术,“可以说是现代主义绘画的反动,亦是随着整个时代思潮,以对自己土地的关心和情感为出发点而生的美术”。[12]简言之,台湾乡土美术的与大陆的乡土绘画的发生背景与走向正好相反,后者是改革开放融入国际,前者是反思西方回归本土。
这样的背景自然会带来台湾乡土美术与大陆乡土绘画不同的地方,比如,台湾乡土美术由于是在现代主义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此,本土现实的内容经常是通过现代主义的绘画语言表现出来,如席德进在七十年代的作品,而在这种绘画语言及艺术类型上更为多元包容的状态下,也才能够出现洪通、朱铭等没有经历过学院训练并且有民间美术背景的素人画家,这些都是与大陆乡土绘画所没有的。两者在对“乡土”的理解上也有差异,台湾的乡土美术所着意的是本土性,因此,“乡土”这个词在这里并不与“都市”相对立,反而包括了都市的内容,台湾的“乡土”所指涉的更多是“本土”与“现实”,有着很强的现实主义的观念因素。[13]甚至在陈映真、王拓等左派作家看来,乡土文学即是左派现实主义文学。[14]因此台湾乡土美术对现代主义绘画的反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现实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反动,这与大陆79年之后的现代主义/现实主义的走向又正好相反。
仅仅从绘画作品的题材、风格、技法而言,大陆的乡土绘画与台湾的乡土美术是非常相似的,但是在这种相似的背后,两者的文化逻辑却几乎是南辕北辙。使大陆乡土绘画得以出场的人道主义话语最终在九十年代发展为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人道主义话语在九十年代“市场化”与“国际化”的背景下逐渐失去了其在八十年代曾有的批判功能。甚至,人道主义话语在遭遇“市场化”之后,只能衰变成一种相对空洞的“人文精神”,从其原有的对现实人性与具体个人的尊重,蜕变成了知识分子的一种狭隘的理想主义与空洞的批判姿态。[15]这种蜕变的了的人道主义话语在价值上已经不能接受九十年代初的“玩世现实主义”与“政治波普”等反讽性艺术,但另一方面,却不妨碍人们以自由市场的名义去接受艺术的商品化。与此同时,越来越置身于国际化与全球化问题之中的知识界在遭遇了后殖民状况之后,一部分学者反而重新拾起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左派批判理论,以应对新的历史境况,尤其是新自由主义在制度及意识形态层面的主导地位。而台湾乡土运动背后的本土意识与民族意识则最终塑造出了右翼的“台湾意识”,而左翼的现实主义诉求则发展成了对国际新自由主义霸权的批判,如陈界仁的艺术实践。
虽然人道主义思潮,以及与之相关的“人性”、“主体性”、“新启蒙”等关键词已经构成了人们理解八十年代思想和艺术的支柱概念,但是本文要提醒的是:“人道主义”的诸多表述并非如当时的人所理解的那样具有天然的合法性,而更多是特定历史语境下的话语建构。因此,以人道主义的本位立场来叙述大陆的七十至八十年代的思想文化转变,以及整个八十年代思想的发展,就是有很大局限的了。因此,本文最终强调的是,单纯的人道主义论述并不能穷尽作为历史对象的乡土绘画以及整个八十年代艺术,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将历史对象纳入到更为开阔的理论视域中去察看,才能真正地打开学科性的艺术史讨论。另外,本文潜在的论点则是研究方法上的,即在一种比较的视野下,原有的封闭的艺术史叙事及价值判断可能会被重新考量,起码我们会获得一个更加审慎的认识角度。
2011年10月初稿,12月定稿
注释:
[1] 见邵养德,《创作·欣赏·评论——读〈父亲〉并与有关评论者商榷》,《美术》1981年09期;邵大箴,《也谈〈父亲〉这幅画的评价》,《美术》1981年11期。
[2] 陈丹青,《我的七张画》,《美术研究》1981年01期。
[3] 陈丹青,《让艺术说话》,《美术》1981年01期。
[4] 罗中立,《〈我的父亲〉的作者的来信》,《美术》1981年02期,第4页。
[5] 高名潞,《墙: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边界》,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 高名潞,《85美术运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
[7] 水天中,《关于乡土写实绘画的思考》,《美术》1984年12期。
[8] 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1页,后一个括号的内容为笔者所加。
[9] 同上。
[10] 高名潞,《85美术运动》, 第57页。
[11] 參劉聖秋,《七○年代臺灣鄉土美術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113-123頁。
[12] 劉聖秋,《七○年代臺灣鄉土美術之研究》,第36頁。
[13] 參劉聖秋,《七○年代臺灣鄉土美術之研究》,21-22頁。而在
[14] 参陈映真,《陈映真文选》,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137-188页。
[15] 参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133-135页。
【编辑:成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