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和中国80年代新艺术”高峰论坛现场
2012年2月29日星期三,借助毕加索中国大展成都站展览的学术契机,近30位国内知名批评家、艺术家、艺术史家、艺术传播者齐聚成都,围绕一个享誉世界的艺术家——毕加索的创作轨迹和中国80年代新艺术展开高峰论坛。共同梳理这些文化脉络和学术成果,对进一步推动本土艺术的发展,是一次难得的盛事。
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使得国外现代艺术资讯开始进入中国,其中对本土现代艺术的星期影响巨大的,当首推毕加索。特别是“85新潮美术”以及“首届现代艺术大展”,是8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史极为重要的历史节点,围绕这些节点,偏激全国的现代主义大潮的兴风作浪、连点频现,便容易找到答案。
此次论坛有著名批评家陈默策划,皮道坚担任主持,批评家们也纷纷为此次论坛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功课。长期研究毕加索的沈语冰第一个为我们讲述了毕加索的故事;贾方舟从一本发黄的册子中,为我们找到了延安时代中国的艺术家和毕加索的那些渊源;殷双喜将毕加索追溯到了蔡元培对毕加索的收藏;杨卫指出,毕加索提出的方法论不在于画面,而在于表达的诉求;吴鸿直接提炼出毕加索对装饰性绘画的影响;鲁明军从图像学研究的角度入手,剖析斯坦伯格对毕加索的研究…….
据了解,此次论坛还吸引了重庆的艺术学子前来学习,批评家们研究理论的实践和方法让这些学子们受益匪浅。整场学术论坛从早上9点一直持续到下午6点,批评家们精彩的发言和不同的观点丰富了学界和观众认识毕加索、了解毕加索的切入点,也让这场高端的毕加索中国大展更有看头。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