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逸龙
佳士得拍卖行以一场好莱坞范儿的华丽拍卖为2011年画上了圆满句号,那便是总成交额高达1.57亿美元的伊丽莎白·泰勒资产拍卖会,其中出现了珠宝拍卖史上最高成交纪录。这场拍卖的幕后人物之一——佳士得国际珠宝专员、佳士得香港总裁高逸龙,接受了布罗恩传媒集团旗下艺术资讯网站Artinfo的采访,探讨拍品来源的重要性、较低估价的好处,以及2011年“最后的辉煌”将如何对2012年及以后产生影响。
Artinfo:我们先来谈谈泰勒的拍卖会吧。你曾说,这场拍卖会的成绩证明了珠宝来源的重要意义。此前,拍品来源在珠宝拍卖领域,并不像在视觉艺术作品的拍卖领域那样受到重视。你觉得泰勒的拍卖会是否会令今后的珠宝拍卖更重视拍品来源,或是这场拍卖只是一个例外?
高逸龙:这种情况其实一直存在。“系出名门”的珠宝总是好卖——你或许还记得我们在3或4年前进行的艾伦·芭金珠宝拍卖,佣金甚至高于珠宝的实际价值。而伊丽莎白·泰勒也是个鲜明的例子,其佣金高于许多其他藏品的专场拍卖。如果看看20世纪70年代我刚刚工作那时的拍卖图录,当一件珠宝来自一位私人客户时,我们会在图录中注明它来自“一位女士的财产”或“一位名媛的财产”。这便给了潜在买家们一个信息,即这件珠宝有一个很高贵的出处。所以(来源的重要性)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没有到泰勒专场拍卖会上这种程度。
珠宝的来源是否能令其更好卖?
是的。无论在哪里的展览,只要其中有珠宝,都会引来许多人。珠宝吸引着多情的人们。但如果那不是来自伊丽莎白·泰勒的珠宝收藏,我们的展览当然不会售出25000张门票之多——每张30美元,也不会有来自全球的39000人前来观展。是她的名字引来滚滚人潮。
据传宝格丽在拍场上买回了许多自家的经典珠宝。珠宝行收藏自家产品是常态吗?
宝格丽的情况我不好评价,因为他们没有发布任何新闻稿或公告。但我记得几年前做过的一些拍卖会,梵克雅宝曾高调购买自家的“无痕装配(invisible setting)”珠宝,那是一项极其珍罕的工艺,由梵克雅宝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卡地亚也常在拍卖场上买回自家的经典珠宝,其中一些极珍罕的珠宝最后花落卡地亚博物馆。
珠宝拍卖会在过去的几年中,增势极为迅猛。是否可以说宝石像艺术一样,正作为一种替代性投资,变得越来越流行?或是其中另有玄机?
这是一种普遍趋势,目前,艺术品和珠宝吸引了许多买家,这已不是秘密。当前的经济市场并不那么活跃,如果你将钱存入银行,每年他们付你一点利息。而艺术市场在过去5年中成绩极为突出——不仅是珠宝,印象派和现代、战后及当代艺术都非常出彩——这同样给了新买家们进入市场的勇气。我觉得,主要是对货币体系的信心缺乏,将人们推向艺术和珠宝。
大量有关珠宝市场的统计数据耐人寻味。泰勒的钻石是前夫理查德·伯顿花30万美元买给她的,计入通货膨胀的影响,相当于现在的195万美元。而我们的成交价是880万美元。这样的例子有好多,我们可以看到各大拍卖行对拍品的宣传推广。我想,这给了新兴藏家许多信心,这些事在10年前或许还是个被小心保守的秘密,只在特定的一小群人中流传。
我还想说的是,泰勒藏品拍卖的成功,不仅是由于拍品具有极高的品质,也在于估价非常保守。880万美元成交的戒指,估价只有200万至300万美元。人人都知道它会卖得更高,所以我问:“你们干嘛把估价定得这么低?”但最终,保守的估价常常令拍卖大获成功。如果那颗拉帕莱格林娜珍珠的估价是800万至1200万美元的话,我不敢肯定成交价是否能到1180万美元这么高。但如果我们的估价是400万至500万美元,或300万至500万美元的话,或许就能拍到非常高的价了。
【编辑:易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