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大剧院展览精彩连连,令人目不暇接:于去年12月19日开幕的“凝固的旋律——国家大剧院雕塑作品邀请展”将延期撤展,持续到三月份,让更多观众欣赏到表演艺术主题的中国雕塑精品;大师掠影——克莱夫-巴尔达2012摄影作品回顾展也将展示外国摄影师眼中的艺术;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布袋木偶艺术展,展现延续两千多年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国家大剧院和爱尔兰驻华大使馆联合主办的爱尔兰现代艺术展将观众带到遥远的国度欣赏异域风情……
“凝固的旋律——国家大剧院雕塑作品邀请展”即将落下帷幕
“凝固的旋律——国家大剧院雕塑作品邀请展”自去年12月19日在大剧院东展厅开幕以来,共迎接海内外超过85000人次观众前来参观。该展览是大剧院举办的首个雕塑展,也是国内首个“表演艺术”主题雕塑展。展览共展潘鹤、钱绍武等114位雕刻艺术家的150件套优秀雕塑作品,其中邀请作品65件套,征集作品85件套。
邀请作品中,如潘鹤的《贝多芬》、钱绍武的《阿炳像》、刘焕章的《仰望》等大师杰作,使人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凝固旋律之美,让心灵受到洗礼。更加可喜的是,在征集到的作品中,雕塑界后起之秀让人眼前一亮,这股雕塑界的新鲜血液同样得到了参观者的关注和褒赞。
此次展览从筹备之初,便得到了海内外诸多业内人士的关注和支持,全国城市雕塑委员会艺术委员会顾问、中国雕塑学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曹春生,中国雕塑学会理事、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于化云,中国雕塑学会会长助理、《中国雕塑》编辑部主编殷双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赵萌教授等担任专家委员会委员对作品进行评审,严把展陈作品艺术质量关,保证件件皆精品。展览期间,展品更是“走到”公共空间,充盈在大剧院公共空间的各个角落,使观众们尽情领略雕塑艺术与表演艺术融为一体的独特魅力,感受不同的艺术语言、风格、材料和美学观念影响下创作的雕塑作品所带来的艺术享受与启迪。正如陈平院长在展览之初所期待的那样,“这些流淌着音乐律动的雕塑作品在大剧院凑出了美妙的乐章”。
不少观众表示,希望大剧院多多举办类似展览,让观众从不同角度了解表演艺术的魅力。
漳州布袋木偶艺术展接力上演
“凝固的旋律——国家大剧院雕塑作品邀请展”即将在三月份落下帷幕,大剧院艺术沙龙展厅又迎来了“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布袋木偶艺术展”,展览期从2月13日延续至3月8日。
木偶雕刻起源于2200多年前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经历了汉朝、唐朝的繁荣鼎盛,在明朝、清朝时已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木偶雕刻艺术自唐朝时期从中原传入福建,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福建地区的木偶雕刻中,以漳州木偶最为著名,造型严谨,精雕细刻,非常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2006年,漳州木偶头雕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次展览由国家大剧院与漳州竹初木偶艺术馆共同举办。漳州竹初木偶艺术馆由漳州木偶代表传承人徐竹初先生建立,是中国第一家专业木偶艺术馆,展品曾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创作的木偶作品被世界上许多国家爱和地区的博物馆、美术馆所收藏,木偶作品被作为国家的珍贵礼品,并被称为“东方雕刻艺术珍品”、“世界一流艺术”、“中华一绝”、“活的‘文物’”、“国家级艺术珍品”等。
据竹初木偶艺术馆负责人介绍,国家对木偶雕刻艺术非常重视,积极扶持,不仅让木偶艺术在国内复兴,还要把中国古老艺术传播到大洋彼岸,让全世界欣赏到东方艺术之美。然而,这门古老技艺的学习并非易事,一个学徒从零开始学习这项技艺总共需要在艺校学习六年的时间,接受从雕刻到上漆,从乐器演奏到表演的系统训练,正是这样的系统训练,让漳州木偶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得以延续。
此次漳州竹初木偶艺术馆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各式各样的木偶展品,此外,大剧院展览负责人介绍,至2月29日,每天上午10:45-11:00,14:15-14:30,两场布袋木偶戏,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让观众在动静结合中体会这一古老艺术的魅力。
据悉,参观大剧院展览只需购买国家大剧院参观票(30元/人,国家大剧院官方预定25元/人)即可。
除此之外,常设展“回眸经典——国家大剧院原创与制作剧目展”、“精彩在这里绽放——国家大剧院艺术成果展”,大师掠影——克莱夫·巴尔达2012摄影作品回顾展和爱尔兰现代艺术展,环廊“歌剧盛宴——世界著名歌剧节巡礼”、“国家大剧院2012歌剧节剧目展”等展览也将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国家大剧院三月展览,值得期待,敬请关注!
【编辑:曹茂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