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李延声:提议让“非遗”走进校园 2012-03-06 17:12:19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付裕 点击:
2011年起,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李延声开始走访各地,以大量毛笔速写记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肖像,并仔细观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状况,并在2012年两会期间,提出让“非遗”走进校园的提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传承的不仅是智慧、技艺、和审美,更重要的是,一代代先人们的生命情感,是生命相传的文化,一种生命文化。它的意义是物质文化遗产所不可替代的,著名文化学者冯骥才曾如是说。

 

2011年起,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李延声开始走访各地,以大量毛笔速写记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肖像,并仔细观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状况,并在2012年两会期间,提出让“非遗”走进校园的提案。

 

应增强全社会非遗文化保护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东方艺术的代表,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也是艺术家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中所获得灵感的丰富源泉。西方艺术大师毕加索曾感叹“真正的艺术在东方”。

 

而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据了解,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1219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共有1488名。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也都建立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逐步向市、县扩展。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开始实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开始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在文化部非遗司的指导和帮助下,李延声说:“我到江西、四川、广东等地采访了100余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收集了许多资料,画了大量毛笔速写。”在走访中,我感觉到:“除需增加对非遗文化保护的投入力度之外,还应增强全社会的非遗文化保护的意识。”

 

应鼓励非遗文化保护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增强全社会的非遗文化保护意识,尤其应将非遗文化保护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走进校园,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李延声说。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许多地方开始将非遗文化保护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7年5月首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期间,成都市就决定非遗文化进校园;2009年11月25日,山东省淄博市文化局、淄博市教育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在全市中小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而新华网2010年8月17日则报道,北京市一批中学的校长表示,将大力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

 

与此同时,据统计,到2011年5月10日,宁夏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银川市六中启动;7月3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以上例子,一方面说明非遗文化保护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非遗文化保护进校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李延声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出路在于唤醒全体国民,特别是广大青少的文化自觉。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生是文化传承创新的生力军。从学校教育入手,从青少年抓起,对于文化遗产传承与繁荣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让“非遗保护”走进校园

 

“在对各地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成功经验加以肯定的同时,也可以适当总结加以推广”,李延声说。比如南通板鹞风筝在学校建立小型风筝博物馆,由学生担任讲解员,既学习了历史文化,又活跃了校园生活,比如北京对古琴、空竹进校园,河南对武术进校园的成功经验,都可以成为其他学校借鉴的方法,从而切实做好非遗文化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

 

此外,各政府部门也可以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联合编写大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统编教材(试行),其中有的可以结合各地情况因地制宜,结合本地情况,编写非遗保护的试行教材。再根据各地使用中反馈的各种意见和建议,编写正式教材。

 

此外,也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非遗文化保护展览、表演、宣传、教育和讲座等活动,并不断总结提高,推进非遗文化保护大发展大繁荣。(来源:本文发于纸质媒体《北京参考》)
 

 


【编辑:易小燕】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