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记得当年组装恐龙模型的那份喜悦?
我们有多久没有动手制作一些小东西?
答案无非生活太累,没有时间。
恰好相反现在生活太方便,鼠标点一点,手机点一点,什么都有了。
是不是我们已经忘记亲手制造的快乐,只是一再地通过另外的媒介进行“冰冷”的创作?再也感受不到棉花的柔软,砂纸的粗糙,陶瓷的冰冷?
笔者曾认为现在无论设计还是艺术品都更加多元化,特别是材料的日新月异,当初应该好好学习化学,这样就会对各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 1月举办的“制造崛起(Power of making)”却给出了另一个答案,艺术创作重要的不是材料如何变化,而是如何运用材料进行创作。虽然不外乎增加(adding)、减少 (subtracting)、转化(transforming),却能创造出千万种变化。
平淡无奇的材料VS意想不到的作品
未进展厅观众已被展厅前的大猩猩雕塑抢占眼球,发出阵阵赞叹。David Mach RA 制作的巨型猩猩雕塑,由司空见惯的铁质衣架堆叠而成,衣架的钩子成为毛发,支架成为身体,充分地展现了一只怒发冲冠的雄性大猩猩。策展人对此评价道:“他 把平淡无奇的材料转变为意想不到的作品,这给与作品一种戏剧性的张力。”
真正让我好奇的是来自观众的高度赞叹,这与在泰特或者其他美术馆中的当代艺术作品遇冷形成了一个反差。为什么观众对此有如此高的认同感,而对其 他当代作品沉默或者意外地看不懂?首先,巨大的体形更能赢得关注,但真正的原因在于它是由单一的材料——铁质衣架组成。大量地使用生活中单一的产品,特别 是工业化大生产成品衣架创作艺术品,在基本保留外形的前提下改变了铁原有的属性,将坚硬转化为柔软,赋予了铁新的感情色彩,提供了新鲜感。
这不免又让人联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工业革命初始开始推行统一零件标准,工业化大生产是否让手工业一夜之间变得全无意义?大量师徒制的手工作坊倒 闭,精雕细琢的精品被统一模式化的产品替代。为了存活下来,后来的手工制品越加精美,艺术化成为了代代相传的珍品。渐渐地他们成为艺术的代名词,相反工业 化产品在生活中越发常见,成为了生活习以为常的一部分。如此看来这件猩猩雕塑是否在另一侧面展示工业化产品转化为手工作品更甚艺术品的可能性,同时暗示了 生活进入艺术的过程,或者印证了“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所以在初始看到作品的瞬间,观众才会如此热络地赞叹。
改变木形态与性质的机器人
另外一件我非常喜欢的作品是由Michael Rea 制作的木机器人。木作为材料早已流传千年,特别是经过历代家具设计师的巧手打造,它早已被翻来覆去创造出各种形态,但这个机器人依然让我惊艳了一下。先不 论那巨大身形与原木色之间巨大差异带来的莫名滑稽感,单从视频中看到竟然可以装载一个人行走并且能如机器人一样能挥动拳头就足以让人兴奋。
谁没在小时候幻想过拥有只属于自己的机器人呢?有趣的是Michael在作品中几乎完全改变了木的形态和性质,将其根深蒂固的笨重、静止的形象 转化为轻巧、流动的形象,与此同时又刻意保留木头原有的颜色以强调它的材质,让人在感叹竟然能用木头建造这么一个巨大的机器人的同时又似乎预见未来可能的 崩坏,感受到力量的同时也感受到脆弱,塑造了一个复杂的形象。
技术对制造的革新
展览中另一鲜明的主题就是技术,毕竟技术与制造密不可分。除了材料的日新月异,技术也在不断发展。3D打印机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在展览中不免 也成为主角。在19世纪,照相技术开始发展,人们通过围绕物体360度照相,并将照片连续播放制造出“图片雕塑”,今天我们只需在电脑绘制一个图形,3D 打印机就能“打印”出一个立体的雕塑,不能不感叹技术的快速发展。
MakerBo公司制作的MakerBot Thing- O –Matic 3D打印机向我们展现了3D打印机的运作过程。在视频中,首先技术人员在电脑里绘制一个自由女神的模型图,然后打印机开始运作,原理很简单,就是将管装的 胶质固体通过高温高压重新转化为液体状体,一圈一圈按照模型图堆叠起,根据模型图的变化喷头游走在不同路线,从而塑造细部,凝固后作品就完成了。虽然现在 MakerBot Thing- O –Matic 3D打印机能制作的雕塑还相对较小,有尺寸限制,但是不难看出3D打印机的技术已经日渐成熟,制造出大型作品的3D打印机面世也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说MakerBot Thing- O –Matic 3D打印机展现的是3D打印机的技术发展的话,Delta Micro Factory Corporation 制作的UP!个人便携式3D打印机就是预示这这项技术已经开始迈入个人化进程。UP!个人便携式3D打印机的原理MakerBot Thing- O –Matic 3D打印机并没有太大诧异,机体看起来更轻巧简单些,更适合家庭使用。有趣的是这个便携式3D打印机是2010年在中国北京制作的,那是否它已经悄悄进入 了某些人的家中?
除了介绍新技术出现的作品外,另外一部分的作品多来源于旧技术的更新。其中一个机器是专门用于在鸡蛋壳上雕刻以及绘制花纹,这原本是一项传统的 人工手工业技术,而这种新机器的出现是否会让原来操持这项技术为生的手工业者失去工作?是否又是大工业生产取代零售手工业的又一次循环?又或者这其实是一 个保育政策,因为现在越来越少年轻人愿意成为手工业者,为何保护这个传统手工艺不失传而让机器传承下去?
在“制造崛起(Power of making)”中我并没能找到答案,似乎是无心触及又或是还无定论。但影片《在此(In the Zone)》中解释说“制造是最有力量地解决问题、阐释创意和改变世界的一种方式。我们通过制造重新定义了自我以及展示我们的能力。”很好地阐述了展览的 宗旨——我制作我快乐。
【编辑:陈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