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庆 我的肺和我的氧吧-黑色记忆系列_综合材料
“闺秀艺术”走出闺阁
如果说古代女性绘画多为“闺秀艺术”的话,那么现代女画家则开拓出属于自己的艺术疆域。以陈佩秋为例,她醉心研究传统中国绘画的精炼线条,也欣赏马奈、雷诺阿及德加闪烁的颜色。于是,她取两者之精华运用于中国画创作上——率先在宣纸上试验层层叠加墨彩的画法,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加色,使画面不断丰富,形成了风格鲜明的“叠彩画法”。去年秋拍,她的设色纸本《春山飞泉图》拍出了1242万元的高价。
“女性艺术家的作品越来越被市场认可。”画廊老板文女士切身感受到这种变化。其父是从业经验丰富的艺术商人,她在几年前接管了画廊。“父亲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营画廊,那时95%的展品是男性艺术家的。现今,顶尖艺术家名单中(以拍卖价格为基准),男性虽然依旧占优势,但‘女性力量’不可忽视。”
文女士经常到国内的各大艺术院校拜访,发现课堂上基本上是男女各一半,甚至女孩比男孩还多。也是在拜访中,她发掘了一批年轻女艺术家。“我不是因为她们是女性就展出她们的作品。从这些年轻女艺术家身上,我看到了独立、不受束缚的一代,她们有不同的艺术触觉,并且通过自己的方式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最重要的,她们的作品质量高、艺术技巧好。”
难以坚持是最大障碍
艺术是长跑,需要不间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而女性从事艺术最大的障碍是难以持之以恒。画家蔡锦对此深有体会:“以前90%的时间都在艺术创作上,自从有了家庭和孩子,创作时间就只有1/5了,因为琐碎的事情太多,多数心思都在孩子身上。”
“我看到的女性艺术家‘自生自灭’的情况不少。”上海市女书法家联谊会会长张淳感叹说,一些颇具才华的年轻女艺术家一旦结婚生子,兴奋点就转移了;也有的是被繁琐的家务和压力消磨掉了艺术的灵感和冲动。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有些中青年女性艺术家选择了妥协,她们不再全职创作,有的当起了艺术老师,过上朝九晚五的生活,有的干脆在家相夫教子……据透露,上海书法家协会1500个会员中,女性书法家300余个,占1/5。
【编辑:曹茂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