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与写实主义画家王沂东“似曾相识” 2012-03-17 18:18:52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张长收 点击:
2012年3月17日下午3点半,王沂东的又一次个展“似曾相识”在798艺术区红星画廊开幕。此次展览展出了王沂东的一些精品,像《三月的雪》、《蝉鸣》和《阳光和我同行》等油画作品,同时还将他的素描以及版画呈现给观众。

策展人 杨新一

策展人 杨心一

 

99艺术网专访策展人杨心一:王沂东引发的集体共鸣

 

99艺术网:对于王沂东的写实主义作品,您有什么看法?

 

杨心一:大家一直比较好奇为什么现在还需要写实主义或者写实风格的作品,我觉得大家所认为或者定义的“写实主义”实际上是有很大的问题的。很多人认为写实主义画得像照片一样,其实就是像不像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西方美术史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我就不用多说了。但是对于我来讲,王沂东的写实主义究竟是什么概念?纵看王沂东整个的艺术创作脉络,他的创作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是:他把已经不存在的东西再次呈现到画面上,其实这种呈现的方式是比较理想主义的。有了这种想法之后,我就跟王沂东老师沟通,他也比较赞成我的想法。

 

99艺术网:那么这次王沂东的个展,您怎么会想到用“似曾相识”这样一个题目命名?

 

杨心一:“似曾相识”是一种特别的西方视觉艺术理论,其法文Déjà vu意指从未谋面、却好似经历过的体验,法国生理学家艾米丽·波拉克将其定义为“不可名状的认同感”。王沂东同样将这种失去的或不存在的形象或场景展现出来,唤醒观者内心“似曾相识”的感触,生发出丰富的意义空间。或许这正是王沂东引发集体共鸣的原因所在。

 

99艺术网:您觉得这种独特性的来源是什么?

 

杨心一:深究这种独特性的来源,需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第一批“沂蒙山组画”的诞生,自此,王沂东便执着于对故乡蒙山的描绘。蒙山作为画家的“母题”,不仅为他提供形象,也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精神支撑,帮助塑造了王沂东艺术成熟期的视觉特征。其中,最醒目的体现在一种可称为“蒙山红”的红色。然而,他的红色不同于革命宣传画或“红色娘子军”象征力量乃至牺牲的红色,而是具有红色在中国文化中原本的希望、明朗和温暖的寓意,使人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