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逊:动画绝不是我的Logo 2012-03-20 13:50:01 来源:《画廊》杂志 作者:戈本 点击:
虽说孙逊在国美版画系学习的第一年就开始做动画,但他的作品明显带有版画印痕,手工绘制,黑白对比等特点。他每天认真地审视现实的世界,思考着今天将会成为什么样的过去。

 

 

孙逊——动画三部曲《讹》

 

孙逊——动画三部曲《讹》

 

 

戈本:电视和影院播放的电影有着自己的电影规则。你觉得商业电影和成为你装置艺术的一部分的动画电影这两者的区别在哪里?

 

孙逊:我觉得仅仅是在运作手段上的差别,艺术其实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更加重要的是你是否在考虑这一点,如果我的作品在影院播放,我不认为我的影片从属于电影院这样一个系统,我的作品是被影院系统统治的,我会努力地把影院的系统纳入到我的作品之中,使其成为我作品中的一个元素,因为电影院这样一个社会元素是值得艺术家去思考的,为什么人们习惯在电影院而不是在天文台观看电影?天文台播放电影难道不好么?为什么我们需要电影院?影院的功效与意义经过深刻的思考,其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创作题材,而影片作为装置艺术的一个部分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找到机会去重新定义电影院这样的事物,所以我觉得,所有事情的道理都一样,只是在技术环节存在差异,但究其本质是殊途同归,因为无论世界还是生活,或者是它们与艺术之间其实都是无法真正地分割的。

 

戈本:你并不是那种典型的电影制作人,他们通常会讲一个有开头、中间和结尾的故事。你似乎做得更多的是一些事件还有陈述。你怎么看这个呢?

 

孙逊:好的叙事当然很重要,但那就像一个瓶子,瓶子里面装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很多时候艺术家或者导演会选择这样的大家更乐于或者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建立与观众的沟通,但这样也会有问题,比如说好莱坞比较典型的影片很多人特别喜欢,但到最后人们得到了什么?只是一只华丽的空瓶子。当然,更多的人完全是为了消遣,因为人们得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满足,但它与纯粹的艺术无关,那只是一个商业的产品而已。除此之外,其实也可以有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尤其是在动画里会更加特别,绘画的语言、视觉上的探索、图像意象的构建都可以建构起另外的一套叙事系统。而这样的尝试会产生完全不同的一种结果,我们未必一定要生活在一个习惯的世界里,尽管它会更加安全,但如果那样的话,我们今天想要见面可能还是不得不选择坐船,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人是不会飞的。

 

戈本:能讲讲你是怎么工作的吗?你在开工之前是不是会有个计划?要是有的话,计划是怎么进行的呢?

 

孙逊:我们的工作到目前规模的影片制作,除了人员的安排,对于影片没有特别的规划,一切从图像出发,我更关心图像意向的指向性,图像彼此之间会有怎么样的一种关联,这种关联会产生什么,从而会激发出另外的一种可能性。在此之后,我们会制定相应的工作规划与分工,会有大量尝试性的草图与构想以便于完成不同的镜头。

 

当然,在短片和小规模团队的情况下我会选择这种方式,但是如果遇到很大的计划,投入更大的团队的话,我们也会按照从剧本到分镜头脚本、原型、原画、动作、合成这样的步骤来制作,因为从技术环节来讲,会节省很多的精力与资金。

 

戈本:你从哪儿得到的灵感?什么激发了你的兴趣?

 

孙逊:在今天的中国,随处都能捡到灵感,作为艺术家而言,灵感在这儿实在是太廉价了,我每天很大一部分经历就是审视真实发生的事情是否比我的作品还具有想象力和感染力,结果是我经常很沮丧地检讨自己,为什么很多你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却每天在发生,在我所在的环境里,如果想要像达芬奇那样去领先这个时代实在是太难了,把握好如何去见证这一切就已经足够了。就我个人而言,今天将会成为什么样的过去会更值得我去思考。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