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全世界就一个,她不能超负荷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谈莫高窟保护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1963年从北京大学毕业至今,为敦煌研究事业奉献49年,被誉为“敦煌女儿”。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起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和利用,感到很为难:一面要让更多游客观看、一面是承载量有限,如何平衡,着实难解。
敦煌莫高窟营造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作为人类的文化瑰宝,历经千百年来自然侵蚀和人为的破坏,文物本体和环境都十分脆弱。
敦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不断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可随着游客的逐年增多,狭小洞窟和脆弱的壁画开始不堪重负。
现实的情况是游客越来越多,现在旺季游客数量经常在每天5千人以上,“有时候6千、7千向上冒,去年十一黄金周有两天甚至超过了1万人,看着这个数字,我心里真的直打鼓。”樊锦诗说。有人不解,游客的增加可以为敦煌莫高窟带来更多的门票收入,应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樊锦诗为何还不乐意。
“送钱来,我当然高兴,但是我不能为了钱不顾敦煌的安全啊,知道么,这是个矛盾。”在樊锦诗看来,游客过量对敦煌壁画和洞窟的伤害并不能马上显现出来,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一天两天看不出来,一年两年也不容易发觉,但时间长了就显现出来了。比如拿出十年前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仔细比对一下,就会发现在颜色等方面就会有细微的变化。
敦煌莫高窟的洞穴一般比较小,大的才20平方米左右,小的甚至只有几平方米,游客的增多,带来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的不断变化,都会影响壁画和洞窟。为了保护,樊锦诗甚至抵制了来自各方的压力。樊锦诗告诉记者,有一段时间,相关部门甚至提出了要将敦煌莫高窟上市,进行充分的市场开发;还有部门甚至提出意见,将敦煌莫高窟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开,等等。但是在樊锦诗的努力之下,这些方案和建议都被有惊无险地破解了。
“这是绝对不能上市的,全世界的文化遗产就没有上市的;我们国家也是有规定的,《文物法》修改后,也有规定,文化遗产不能用于经营,因为一旦进入市场,就会以追逐利润为目的,到时候何谈保护。”但是并不是说,为了保护敦煌,就不允许游客观看。
经过仔细测算和研究,樊锦诗认为莫高窟每天接待3千游客是最合理的数值。超过这个数量,对于洞窟和壁画等就会有伤害。但考虑到地方政府要发展,樊锦诗迟迟没有对外公布这个数据,但是她明确告诉记者,“这个数字我是一定要向外公布的,必须得公布。”
为了在现有条件下尽量保护敦煌这个全世界的文化遗产,樊锦诗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比如在洞窟里安装从美国进口的最先进传感器,随时测算洞窟内的温度、湿度等各项数据,一旦超标,马上关闭,让这些洞窟能够得到必要的休息。
为了减轻洞窟和壁画的压力,目前莫高窟还在修建数字的游客中心,让游客可以通过球幕等立体、三维图形观看莫高窟的洞窟和壁画,在开放洞窟的同时,分流游客。这个项目将于2013年底完工。“到时候,一天最多就可以接待6千游客。”
“我们希望大家能理解,全世界就一个敦煌,她不能超负荷运转,这样很不利于保护,是要完蛋的,为了让她能够持久地利用,同时留给子孙后代,我们要适度保护,就是这个道理。”樊锦诗说。
【编辑:汤志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