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80年代后的女权主义vs 女性主义艺术
自1949年之后,由于毛**提出“男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等口号,而使女性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要力量。表面上似乎男女已经平等,但是真正的平等远没有实现。宋庆龄,邓颖超等女性领导人,为中国女性解放工作继续努力。
60年代——70年代,西方的女性主义运动第二次浪潮兴起,同时兴起女性主义艺术,但在那段时间中国大陆正值对外封闭的文革时期,对此基本一无所知。
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革开放使中国将经济建设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市场经济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观念。在社会竞争面前,男女平等的局面空前失衡。男女不平等越来越凸显出来。西方女性主义的著作渐渐被译介到中国,像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
1981年,朱虹发表《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序》被认为是最早向国内介绍女性主义理论的。
1988年初,贝蒂·弗里丹的《女性的奥秘》由巫漪云、丁兆敏、林无畏翻译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9年2月,由王还翻译、三联书店出版了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一间自己的屋子》。
1989年2月玛丽·伊格尔顿的《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1988年李小江主持的妇女研究丛书出版。
1989年《上海文学》上开辟的“女权主义批评专辑”,为女权主义批评提供了发言的空间。
1989年出版的李小江主编的“妇女研究丛书”中孟悦、戴锦华著《浮出历史地表》。
1992年11月23至26日在北京大学举行“北京大学首届妇女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7000余人参加了会议,并围绕改革大潮中的妇女、妇女与法律、妇女生育与健康、妇女与文化四个专题进行讨论。
1994年11月,“中国妇女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会议在北京大学召开,与会者围绕如何全面,准确认识评估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及对中国妇女的影响和作用的议题展开了讨论。
1995年5月16日至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院主办了“妇女与人权”国际研讨会,旨在促进妇女权益保障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以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
1995年9月4日,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19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5个联合国区域委员会、16个联合国机构和计划署、12个专门机构和有关组织、26个政府间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的观察员约17000多人出席会议。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呼吁各国政府承诺保护妇女人权,并提出了妇女权力就是人权的口号。
1995年6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大学举办第一届“妇女与文学”国际研讨会,由北京大学英语系、社科院外文所《世界文学》杂志社暨天津文联《文学自由谈》杂志社联合主办,美国妇女运动领袖贝蒂·弗里丹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题为“一个女人的一生”的重要发言。
三、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兴起
1994年,徐虹在《江苏画刊》第7期上发表一篇檄文《走出深渊:我的女性主义批评观》,成为女性主义艺术批评的宣言。
1995年廖雯发表文章《静寂的颠覆 潜行的煽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女性方式》,提出“女性方式”这一概念。
1995年5月,廖雯策划主持“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女性方式展”
1998年3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世纪,女性”艺术展。由贾方舟主持,60名左右的女艺术家参展。因为策展人的男性身份,所以势必使这个展览带有强烈的男性视角。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问题也能够显现。
1999年出版的廖雯在《女性艺术——女性主义作为方式》进一步说明“女性方式”的概念,并作为对女性艺术研究的一种认知方式,贯穿于整个女性主义艺术批评话语模式中。1999年10月到2000年3月,她获得美国亚洲文化协会的一项研究基金,利用这个机会在美国采访了有影响力的女性艺术策展人以及艺术家,并以综合介绍和对话的形式整理出《不再有好女孩——美国女性艺术家访谈录》,为进一步了解西方的女性主义艺术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的“现代艺术大展上”,肖鲁向自己的装置作品“对话”开了两枪,成为中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的先声。
自此以后,中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涌现,何成瑶、陈羚羊、向京、崔岫闻等等一批优秀的女艺术家开始登上艺术历史的舞台。
【编辑:成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