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创作感受,张燕根说:陶瓷本自泥土,当它变成碗与碟等物质产品时,便有了价格贵贱的评价印象。有感于精神越来越被物质异化,我创作了这件作品,试图消解物化,醇化精神;试图颠覆传统陶艺工艺制作及欣赏习惯;试图激励人们疲惫的神经,让多一些美的想象在人们心灵中安营扎寨。
与张燕根工作室并肩而立的另一栋4层楼房,外墙用红砖、红漆进行了装饰,看上去很有些现代艺术气息。墙角一块锈蚀的厚铁板上,用中英文烙刻出“子曰当代”、“亭牡艺术”、“捍卫摄影”、“起义影像”、“志德堂”等几个艺术工作室名称。合租下这栋楼房的,是梁汉昌、吴启益等几位摄影、影像、音乐人。
沿简朴的楼道来到梁汉昌“捍卫摄影”工作室,一进门,便见一张摄于隆林山乡的“村委会”门面照片,被放大到覆盖了整整一面墙壁。乍一看,仿佛那个饱含历史信息的村委会,被整体搬到了工作室里,让人充满回忆……
小小的摄影画廊里,挂满了广西少数民族服饰图片,如同一座袖珍“民族服饰博物馆”。
梁汉昌,这位从隆林各族自治县走出来的壮族摄影人,带着壮家人特有的谦和笑容,说起一幅幅照片背后的故事……
2002年夏天,梁汉昌以小有成就的摄影记者身份回到故乡隆林进行民族文化田野调查。
在原生态苗族山寨里,他看到破旧茅草屋下,心灵手巧的妇女正织绣着绚丽多彩的苗绣;在岩界河畔古朴的壮寨,他聆听飘荡于空谷中犹如天籁之音的甜美山歌;在隆或山乡,他巧遇一群衣着传承汉唐遗风的大方健美的高山汉女子……猛然间,他意识到——自己手举相机寻找了多年的“精彩世界”,其实就藏在“生我养我”的大山里!而家乡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像一块璞玉,被世人遗忘在深山里,正在褪色、消失。
一种“天降大任于斯人,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让梁汉昌做出了一个令身边朋友惊异不已的举动——辞去记者职务,背起行囊,孤独地踏上用镜头“抢救性记录广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坎坷旅途……
3 美丽的梦想
正感慨着梁汉昌的坎坷经历,楼下影视人吴起益登门拜访。两个瓦窑艺术人打开电脑,商量起正在筹办的“东看西看”摄影展方案来。
从电脑中显示的一组图片里,记者又“结识”了一个倾心于广西民族艺术的老外——瑞士艺术家马修。
马修是2010年10月在宋庄和广西艺术人相识相知的。在马修眼里,这群“广西艺术家非常真实、质朴,他们不考虑作品好不好卖,只注重表达自己,没有为了商业目的而伤害艺术”。梁汉昌在宋庄展示的隆林山乡绚丽的少数民族生活、服饰图片,更是深深吸引了马修。他当即跟随广西艺术家们来到南宁,并前往隆林各族自治县大山深处的洞沟屯,探访花苗秘地,以一个欧洲现代艺术家的视角,用镜头记录下花苗人的一颦一笑。
“东看西看”——把梁汉昌和马修在隆林山乡分别拍摄的作品以对照形式展出,实现一次东方视角和西方视角的“偶遇”。一面是东方人内心赋予的庄严美,对家乡故土赞美、保护的情感美;一面是西方人以敏锐目光随性抓拍的流动美、纪实美。东西方视角,在面临消失危机的原生态村寨和民风习俗前对碰,共同激发起世人深层次的思考……
这是瓦窑艺术人灵感迸发筹办的首次艺术作品展。展览地点就设在瓦窑村艺术区简洁的工作室里,没有豪华气派的展厅,不做大张气势的广告,却集中了摄影、雕塑、美术人的集体智慧,构思奇巧,内涵深邃,透射着一个“艺术群落”特有的文化魅力。
结束采访时,记者徜徉于茅草丛生的山坡小道,回望瓦窑。眼前那几栋普普通通的民房,毫不起眼。10多位艺术人,在楼内静静地经营着自己的艺术空间,毫不张扬。
他们刚刚起步,前途坎坷,却信心十足地在“规划提案”里描绘未来——我们有一个梦,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站在南宁市青秀山下瓦窑村前,眼望着国内外艺术家纷至沓来,共同打造“中国-东盟瓦窑(南宁)国际艺术城”,将一幅幅带着浓郁中国元素及异国风情的文化画卷,永不落幕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本文图片均由瓦窑艺术人提供)
【编辑:陈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