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家张路江从2011年10月开始,用了35天,在广州珠江新城一座还在施工的大楼第29层,用写生的方式创作了一幅大型油画《地王的诞生》。
从29楼窗口望下去,在一片高楼的包围中,是一个完整的城中村冼村。当然,它也面临即将拆迁的命运,张路江像画风景一样,画出了这个曾经热闹非凡,如今已空无一人的城中村最后的模样。
张路江在广州美院工作多年,后来又考回中央美院读研究生,留在了学校。也许广州生活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这些年他经常回广州进行创作,这幅画是否代表了他对这个城市的某种眷恋和感伤?
在一个机器复制的时代,手工的劳作、冷僻的题材、日复一日的坚持,似乎都是为了等待一种东西的降临:等待传统绘画方式被赋予当代意义;等待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城市角落给人以史诗般的震撼;等待这种即将毁灭的都市景观为人们发出最后一声叹息……
《地王的诞生》是俯瞰式的构图,三面高楼,围合着冼村,整幅画是灰蒙蒙的调子,仿佛笼罩着难以言说的凄清和惆怅。作者有着高超的造型能力和把握空间结构的能力。由于是现场写生,眼前的每一栋楼、每一间房子在画面中都要有交代,在色彩关系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要让整个城中村像一群人,让每栋房子都有自己的表情,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样一件按照传统油画写生创作的作品,它的当代性体现在哪里?在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方面,它与传统现实主义艺术有什么不同?
最大的不同是“低调”。历史上,大量现实主义艺术作品是高调的,有的是尖锐、犀利的。那个时候,进步和落后,光明和黑暗,界限分明,一目了然。而当代的思想坐标已经不再是线性的、二元对立的方式。新与旧、传统与进步、善和恶不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当艺术家一旦把他描绘的对象历史化、问题化,他的艺术就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表态。
低调如果用一句通俗的话表达,就是“不装”。如果说当代艺术与过去艺术有什么区别,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不装。它倾向低姿态,不拿腔拿调,不主张太把自己当回事;它怀疑、批判,包括自己在内……
《地王的诞生》是低调现实主义的代表,除此,它的当代性还表现在为当代油画开创了一种复合性的创作模式。具体来说,它吸收了公共艺术、行为艺术某些因素,创造了“五个现场”。
第一个现场是被描绘的现场,冼村和周边的高楼。第二个现场,是创作的现场,在29楼,一个视野开阔,正好可以俯瞰全部冼村的地方。第三个现场,是展示的现场,作品完成后,这里变成了展场,在这个未完工的大楼里,观众可以一面观看现实的冼村,一面观看艺术家笔下的冼村。第四个现场,是批评和研讨的现场,油画正式展示的这天,来自全国的艺术批评家在29楼,面对冼村、面对作品、面对观众召开了现场研讨会。第五个现场是影像拍摄的现场,从张路江有了画城中村的想法之后,一直都有影像艺术家跟踪拍摄,也就是说,以上所有现场所发生的事情,都被另外一双眼睛所观看,所拍摄。
五个现场背后所呈现的复杂的时空关系和观看关系,让《地王的诞生》虽然低调,但决不单调。
【编辑:陈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