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何以成为稻粱谋 2012-03-28 10:09:43 来源:东方早报-艺术评论 作者:毛时安 点击:
上海老中青三代文艺批评家徐中玉、钱谷融等2010年曾围绕“上海,是不是文艺批评重镇”展开讨论。讨论中大家大都对上海目前的文艺批评现状持否定看法。比如徐先生就明确表示,“不满意。空话多,废话多,套话多。”更有年轻批评家尖锐批评,上海文艺批评处于前所未有的萧条时期。

上海老中青三代文艺批评家徐中玉、钱谷融等2010年曾围绕“上海,是不是文艺批评重镇”展开讨论。讨论中大家大都对上海目前的文艺批评现状持否定看法。比如徐先生就明确表示,“不满意。空话多,废话多,套话多。”更有年轻批评家尖锐批评,上海文艺批评处于前所未有的萧条时期。

 

这些冷峻而尖锐的反省体现了大家对上海文艺批评的关切之情,有利于上海文艺批评的清醒,是上海文艺批评未来健康发展的动力资源。上海的文艺批评现状到底如何?应该怎样评价上海的文艺批评?我个人总的评价是有喜有忧,忧大于喜。

 

先说上海文艺批评令人宽慰的一面。一是上海文艺批评界依然保持了目前全国年龄层次衔接最完整、类型相对最丰富的文艺批评队伍,拥有一批在全国有相当知名度、拥有重要话语影响并被全国文艺界认同的文艺批评家。二是上海在意识到文艺批评危机的时候,以强大的忧患意识主动出击,动作频仍。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当前上海文艺批评存在令人担忧的各种问题。

 

我认为,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是,上海文艺批评缺少了1980年代那种一往无前、积极进取、君临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和气势,缺少了文艺批评必须有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批评在许多批评家的心目中,已经从作为理想追求的崇高的富于理想色彩的事业,变成了为稻粱谋而被动应付的一门世俗化的职业。有位批评家不乏尖刻地指出,“1980年代成长起来的批评家已经基本上腐朽了。1990年代的批评家则集体堕落为学院学术的寄生虫和无聊的‘梦想家’。新世纪以来,几乎没有任何新生的批评家出现。”虽然用词苛刻了些,但目前上海文艺批评的主体基本上仍以1980年代成长起来的批评家为主。而事实上,这批批评家大都功成名就,无论心态和年龄都显得有些老化了,追随急遽变化的文艺现状多少有点力不从心了。他们中有的热衷于青年批评家的导师角色,有的沉浸在自己青春年代的热情回忆中,已经全然没有了当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霸气和以天下为己任,积极介入当代文艺发展,推动当代文艺活跃的情怀。而另一个明显的不争的事实,上海中生代、新生代的批评家目前尚没有形成一个有影响的批评家群体。

 

二是进入1990年代和新世纪,文艺批评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从价值和方法的层面,我们的文艺批评所引用的价值尤其是方法,大都是1980年代中后期从欧美引进的。随着改革开放,我们大量地引进国外各种批评方法和文艺思潮,可以说我们在“引用”的广度上已经到了极限,基本上达到了和欧美批评的同步性,可以再开放引用的外来资源已经微乎其微。任何一个外来文艺批评概念都有会被用到“滥”的程度。可以说,当前文艺批评面临着价值资源和方法资源的匮乏。上海的文艺批评应该在价值论和方法论上建立、贡献有自主性的创造。因为这方面的匮乏,面对新的文艺现象、文艺作品的挑战,文艺批评无法作出有力而准确的应答。

 

其次,批评面对新的文艺环境,如何坚守批评家的人格和操守。上海的文艺批评家自1980年代以来长期保持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独立的人格,对于作家、艺术家、文艺作品具备着一种超脱的文化立场。但现在人情关系制约了文艺批评。被批评的对象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和朋友。谁愿意因为文学去得罪熟人、朋友呢?更何况,今天创作的艰难和艰辛是显而易见的。批评家很不忍心对一些作品显而易见的缺点痛下重手。利益关系制约文艺批评。据《人民日报》介绍,某知名美术评论家一篇文章,被评者出价30万元。试想,如此的“天价”批评家还如何独立,如何批评?

 

可以说,当前的文艺批评总的来说,对实际的文艺创作缺少有力度的介入,对文艺发展缺少前瞻性的预判,对读者和观众品评鉴赏作品、判断作品好坏价值高低缺少富于审美意味的引导。

 

再次,文艺批评人才流向发生的重大而深刻变化,影响文艺批评的活跃和批评风格的多样性。那些原来个性色彩鲜明、颇有批评锋芒、才气横溢的文艺评论家,受制于学院的严格规范,谨守学院论文模式和字数要求,把生动活泼的文艺评论变成了理论的演绎和延伸,变成了大段引文术语的堆砌。原来论点、论据、论述都是十分简洁明了的。但经过论述后,简单问题变得极其复杂,磕磕碰碰的语言诘屈聱牙到令人很难卒读。我曾电话里问过这位朋友,何以把文艺评论写得如此晦涩。他回答得倒也痛快,大学里要学术性,不大量堆砌术语,让人难以明白,怎么体现论文的学术性。久而久之,不少学院文艺评论成了学院里自说自话的评论“卡拉OK”,成了没有温度、没有激情的模式化写作。文艺评论离文艺创作的实践和实际越来越远。有的文艺评论家甚至敢不看作品不看剧目就妄然断下结论。有的文艺评论家丧失了品评作品必需的审美直觉和敏感性,除了空对空的说理,面对作品的艺术性茫然而不知所云。现在普遍责难,批评一味说好话。其实因为没有艺术感觉,好话也说不到点子上。

 

有人说,当前文艺批评出现的那些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是社会和评论的价值多元所致。在我看来,这并不真正是价值多元而是价值多元的误认。首先价值多元,不是捣浆糊,不是东风来了说东风,西风来了说西风,不是看风使舵的机会主义,多元是文艺评论家对自己评论所采纳的价值以坚持和坚守。在对当前的文艺创作的评价共同体中,多元是彼此的对话,是评价和判断上的互补。没有对自己文艺评论价值的坚守,满足于人云亦云,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其次,多元不等于混乱,文艺评论的价值多元是“和而不同”。

 

文艺评论说到底首先是文艺作品的艺术评论和审美分析。读者首先期待的也是评论家对文艺作品艺术价值的判断和对艺术特点的分析。而这种评价和分析,首先是建立在对作品的细读基础上的。唯有细读多读,才能读出作品在艺术上的独特性,才能读出作品的缺陷和不足。不读作品或者泛泛而读,无论如何是写不出有质量有分量的文艺评论的。

 

(作者系文艺评论家,本文略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编辑:成小卫】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