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沃霍尔在天安门留影
话说当年艺术界最知名的“拜物教主”安迪-沃霍尔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来到了中国,但是,除了像所有的中国人一样在天安门前面神态肃穆地照相以外,这个当时享誉全球的艺术明星一无所获。颇为喜剧的是,当年在天安门拍的照片冲洗出来之后,照相馆的老师傅很认真地把照片上安迪先生惨白的脸抹成了红润的大苹果色。当时是1982年,中国还是一个军装最时尚、老外还只是“鬼子”的“后红光亮时代”,安迪的中国行没有什么特别高兴的事,只有那个遍布中国每一个角落的伟人符号引起了他的兴趣,在他的眼里,那大概是中国的“POP”。但当时的安迪先生恐怕做梦都想不到多年后这个作品会被中国人以过亿美刀的天价买下来,拜金如斯的安迪如果知道今天的中国人会这么有钱而且对美帝如此狂热,一定会脚踢棺材盖,痛悔自己太早登上西方极乐。但安迪不是唯一在中国受冷落的艺术大腕,他“大爷”——后来在中国掀起了现象级热潮的“大伯”劳申伯格,初次来华也曾受到了相当的冷落。而今天进入中国的外国艺术大腕们处境完全不同,表面被热捧,实际被玩猥。
前段时间,中国的艺术界刮起了毕加索的热潮,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大家感兴趣的根本不是毕加索的艺术,甚至也不是毕加索这个人。从赚钱的角度来说,毕加索和马戏团的猴子没啥太大的区别。从魔都上海到邻近红都的成都,毕氏焰火一路烧过来,就是没有谁在谈论他的艺术。比较搞笑的是,成都方居然明目张胆地跟毕加索攀起亲戚来:中国人向来爱开会,艺术圈也不例外,这次成都的批评家们要给毕加索开研讨会,探讨毕加索对中国80年代艺术的影响——这真是滑稽!就好像古时候邻村的孩子中举或进士及第出息了,明明八竿子打不着,但村邻们都纷纷翻出祖宗十八代家谱找各种理论依据要跟人家攀上亲戚。另一方面,从主题来看,这个研讨会又好像是孔乙要去找“茴”字的第五种写法并以此为荣似的。更滑稽在后头,听听这个研讨会的名字吧,它叫做“‘泸州老窖-毕加索与80年代中国新艺术’专题学术研讨会”!真是霸气侧漏啊!
我想,批评家们也大可不必摆出一副举世昏昏我独醒的神态冷嘲热讽,如果安迪来到现在的中国,他也一定会从PM2.5浓度爆表的空气中嗅到那劲冽的拜金气息强劲地压过了自己的气场,而在中国本土的艺术家、批评家们,潜意识里早该知道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点。这么多年来,几乎没有哪个在世的大腕愿意来到中国做个展,想必大家都意识到了,中国人的眼里老外如果没有足够的气场吸金,顶多只是个长得比较高的猴子而已。但是,即便是那些世界级的艺术大腕们来到中国,也仅仅是被粉饰了一个“大师”的名头,本质上,他们不过是一个比较有钱的猴子而已。没有人会去真正关注毕加索们的艺术,大概也不会有太大的必要,因为他们在进入中国之前就已经成名,他们的作品在进入中国之前就已经有了众所周知的解读,中国的评论家们既不需要去重新阐释,也无法拿出有分量的阐释,当然,如果一定要说对中国的艺术家们产生了什么影响,最直观且唯一确凿无疑的恐怕是对毕加索先生对于钱和女人的统治力的无限敬仰。谁还在关心艺术呢?现在在尤伦斯艺术中心展出的那些当代的明星艺术家们的作品,不管是杰夫-昆斯还是达明-赫斯特,不管是翠西-艾敏还是草间弥生,没有多少人去真正关注那些看起来丑陋不堪、稀奇古怪的作品,唯一能引起大家流连侧目的是他们的作品背后的天价背景。而前不久在798某画廊展出的卢西恩-弗洛伊德的一幅人体作品,似乎最大的功德就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拍照发微博卖萌炫耀的上佳背景,除此之外,还有啥?
当年劳申伯格先生在中国展览的那种轰动效应早已成为传说,即便大家的关注点已经不在艺术上,也依然会有更多的大腕们进入中国,或迟或早,达芬奇、梵高或者杜尚们的个展还会进入中国的展览馆里,但是,他们的结局可以预见。徐冰曾说“当代没有耐心和深度的符号崇拜让人类和城市走向低智化”,大家如此轻易地崇拜着作为符号的毕加索们,艺术圈也正走向低智化。当代中国依然处在蛮荒的原始资本积累时期,而艺术买办阶层正在形成,进口大腕,只是买办们的获利方式之一而已,而作为大腕出口方的老外们也心知肚明,他们出口的并非艺术,他们很清楚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百年不变的中国的价值述求,他们也是艺术买办者。可以想见,艺术买办们还有更多的获利方式,友邦们大可不必惊诧,不过,倘若“拜物教主”安迪-沃霍尔先生来到现在的中国,恐怕也会因为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而羞愧难当落荒而逃。
【编辑:成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