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的保持
在北京798艺术区闲逛时,我指着一间“装饰”的很花俏的画廊准备进去时,孙国娟拉住了我,后来我知道这家画廊的“老板”曾经和现在都不是搞艺术的,而且 属于那种连“艺术细胞”都没有的人。“现在有许多这种人,他们来这里就是来卖东西,打着画家艺术家的幌子。”看来,孙国娟具备艺术家应该具备的道德标准。这在如今急功近利的艺术圈显的很可贵。自从艺术品,特别是“当代艺术”在全世界点燃“收藏”热火后,中国艺术圈内外也在发生着各式各样的变化甚至“变数 ”。浮躁,虚伪,焦虑,迎合,媚俗等问题纷纷披上“当代艺术”的时髦外衣,而此时,中国正在迅速形成的“中产阶级”也正好需要用艺术来证明自己的不俗品味 和所谓的“身份确认”,可是由于他们中许多属于“突然中产”。缺乏基本的知识和底蕴,所以某些低俗“产品”和它们的制造者居然也有他们的市场。作为一个严肃的艺术工作者,最基本的就是先不要乱了自己的步子,在“钱途”上保持冷静和严肃,在艺术创作上杜绝趋炎附势,媚俗。“你要相信,真正的艺术永远保值,那些如今很火的艺术家就是真正的艺术家,他们的确非常优秀。所以我反对那些“伪艺术分子”拿我们心急火燎的“中产阶级”兄弟开涮……在我俩的大笑中,我对旁边的女艺术家在心里敬了个礼,磨难和漂泊并没改变她的“质”。
20年间的种种,不论是80年代的激情文艺女青年,90年代对艺术的艰难却始终的坚持,对处于变数里的价值观和对爱情的难以把握,还是21世纪开始的另类艺术形式的表现。孙国娟始终在“用心做着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