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FAF展览会场
TEFAF:无与伦比的博览会
3月20日,从北京、上海方向过来的中国藏家终于在马斯特里赫特会合。这个时候距离开幕已经过去四天了,并且错过了由荷兰女王亲自参加的隆重异常的3月15日VIP预展,似乎显得相对低调。今年是欧洲古董与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TEFAF)25周年的日子,展会组织者为此做了精心安排。从展会门口涌动的人潮就能让人感受到异常热烈的气氛。也有早几天零星赴会的中国朋友参观了开幕式,他们形容当天的壮观人流要比今天多出很多倍!
TEFAF的展馆坐落于荷兰南部城市马斯特里赫特市的会展中心,尽管展馆外立面显得古旧甚至沧桑,但内部设施确是豪华捎带古典。TEFAF的宣传册上赫然写着“The Incomparable Art Fair”,意思是“无与伦比的艺术博览会”。无论你和主办方、参展商或者任何一个荷兰当地的一般居民交谈,他们的赞美之词溢于言表!能让你能明显感受到:TEFAF在他们的心目中是完美的,是私人藏品的世界顶级盛会,展品足以与全世界任何高级别博物馆的藏品相媲美。TEFAF执行主席Ben Jasseens表示:“TEFAF已经非常成功了,以后对于TEFAF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维护这种成功!”
此次藏家团的成员多半是第一次来到马斯特里赫特参加TEFAF。甫一抵达,便在TEFAF中国区代表徐小姐的导引下,拜会了TEFAF主席Ben Janseens(以下简称Ben),当然也就首先观摩了Ben在这里的“东方艺术画廊”。Ben从事艺术品经营已有30余年,从TEFAF刚刚创立,Ben便与之脱不了干系,并风雨兼程一路走来共同历经了25载岁月,成为TEFAF成长和发展的有力见证人。6年前Ben受推举担任TEFAF主席一职,并且行将届满去职。Ben在接待来自中国的客人时很是高兴,他开玩笑地说:“一大堆中国人一次涌过来,那气势太吓人了,让很多西方客人都不敢进来了!”我们很容易从Ben的话语里倾听出对中国客人到来的欣喜以及由中国人加入TEFAF之后的期待。
Ben Janssens说到:“前年,我们迎来了第一批中国藏家,希望今后会有更多的中国藏家来TEFAF,也希望未来能够收到中国商人的参展申请。”记者遍访了许多参展商并与他们进行交流,约莫有十几位参展商不约而同地表示:“TEFAF这个展会的模式举办至今,已经相对稳定,规模、参展商等各方面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出入,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这两年,中国客人越来越多了。”
TEFAF的布展很有特色:其一、展会主要分了5大展区——古董(蓝色标识的部分)、绘画(绿色标识的部分)、当代艺术(黄色标识的部分)设计艺术(粉红色标识的部分)以及书籍善本(紫色标识的部分),人们很容易循着鲜艳的标识去寻找各自所好。其二、欧美古董、艺术品聚集地萎缩版本呈现。抬眼望去:展位上方写着Bond Street(邦德大街)——这条著名大街位于伦敦,是古董店、拍卖行较为集中的一条街道;再往下看去:Time square(时代广场)——位于巴黎香舍丽大街,欧美地区著名的文化艺术、古董皆汇聚于此。或许中国人并没有感觉到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别样(反正都是异国情调),然而欧美人兴许会有宾至如归的亲切感觉。
此次前往TEFAF的中国收藏家最大的兴趣点还是中国古董。但是TEFAF毕竟是国际艺术品的汇聚地,中国古董的数量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中国古董中,唐代三彩器和宋代名窑名瓷器占了很大的比重,商周青铜器也时有出现。再有便是外销瓷随处可见。但明清官窑瓷器相对较少。这与国内的展会或拍卖会明清官窑主打天下有许多不同。我们知道,国内青铜器以及高古陶瓷是受到文物法的制约使得流通比较受限,这可能是国人的喜好被引导到明清官窑瓷器上面的原因之一,但国内投资者的御制情节和追求华丽繁复的审美更是主要原因。然而在TEFAF,你可以清楚的感受到西方人对中国古董的审美更偏向于历史悠久的东西。
记者在现场询问了很多经营中国古董的西方商人,“你们最喜欢中国艺术的哪个门类?或者哪个年代的东西?”。得到答案最多的是,宋瓷。一位商人告诉我,“单色釉的神秘感令人无法抗拒!它带给你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也有很多人喜欢青铜器,因为青铜器很具备古老东方的神秘感。当然,具有中西文化艺术相结合的外销瓷,也很受欢迎,元青花就是当时为西亚皇室定制的一种精美瓷器。伦敦的古董商人Mark说:“我很好奇,在一件物品上如何将中西方的元素结合得这么完美。那苏麻离青,原本是西方的原料,用在东方艺术品上别有一番风味。”
艺术是全球的,西方藏家对中国古董的喜爱并不亚于中国藏家。在受访的几家画廊中,他们表示目前的顾客占比大约是:欧洲人最多、北美其次、亚洲人再其次。当然这也与TEFAF地处欧洲、影响深度不够有关,加上TEFAF和纽约亚洲艺术周在举办时间上的冲突,据说很多华人藏家和亚洲艺术爱好者在这个时间去纽约的也很多。在TEFAF内,你会不难发现,很多展位内展示有唐代的陶俑,精选图录内也印有一尊唐代三彩仕女佣雕像。Ben Janseens 表示:东方的雕塑其实很独特,时代感也特别强。人物表情或夸张或含蓄,很能准确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欧洲人十分喜欢。事实上,他经营艺术品这么多年,所售出的中国雕塑品还没有一件是被中国人买走的。
25周年的TEFAF销售业绩尤其好,仅过了四天就有大量的艺术品已经成交。细心的游览者会发现,很多展柜中的展品器物旁边都打了个红点,或者摘下了标价牌,这就说明这件东西已经被人预订。按照TEFAF的规则,你买下的展品必须放在展会展出一直到闭幕,才能正式交割。
Gisele画廊主表示,截至3月21日,在她成交的所有展品中,大约30%为华人购买,这个比例和往年比起来,涨幅已经很吓人了。中国藏家团刚一抵达即有大笔出手。很多中国藏家甚至出手原本没有购买意愿的艺术品。来自上海的董先生是位书画藏家,欣赏书画显然是他的最爱。却意外的在TEFAF里发现古董珠宝也很赏心悦目,到达的当天上午,就购下了Craff 10克拉钻、卡地亚古董珠宝和另一件意大利古董手镯,消费了2000余万人民币。事实上,古董珠宝可谓是此行意外的收获,很多藏家并没有预先打算看或购买,大概是受董先生的示范影响,最后团里竟有不少人最后是佩戴着珠宝而荣归故里的。
此一行中,亦有不少人是冲着高古艺术品而去的,似乎正应了许多欧洲古董商人的预计—— “中国的审美品位正在逐步的变化,开始追些高古、有历史沉淀的东西了。” 来自上海的胡女士此行收获颇丰,买下了两件唐三彩的鱼形油灯。还有几位先生也零散的买了些陶瓷器。有一对80后的年轻夫妇对青铜器很是着迷,尤其喜欢Gisele画廊里的一件青铜鼎,可惜最后未能达成交易,但这对夫妇还是在展会上收获了一套古钱币。
有一个问题受到颇多关注,就是“中国人究竟什么时候开始购买西方艺术品?”很多人认为中国人还是比较传统的,只看自己本土的艺术品,绝少染指来自外国的东西。然而在这次TEFAF上,我们首先看到了西方的珠宝首饰受到中国人的青睐,当然这个完全没有逾越中西方文化审美上界限,装饰艺术品被中国买家争相购买是可以理解的。其次,中国人此次对西方绘画、雕塑投以极高的兴趣。就在中国藏家团参观的两天里,Wijermars画廊便售出了一座颇为希腊风格的现代的雕塑艺术品,为一位华人客商所购买。Ben Janseens表示:“中国客人可能以前并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艺术品,所以我们误以为他们不喜欢!”来自中国艺术基金的焦先生认为,西方19世纪的雕塑已经具备很大的投资潜质。原因是现当代的雕塑已经到了很高的价位了,两相比较,西方十九世纪的雕塑目前还是价值洼地。
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兴起和高速发展,艺术市场“向东看”的局面似乎是不可避免的。TEFAF在今年提交的市场报告上宣布了艺术市场“中国第一”。其实Artprice在去年就已经承认了“中国第一”。 欧洲古董圈内人人都在谈论中国,在经济预期相当不好的时候,他们已然把中国市场视为艺术品市场的“救生圈”,希望中国人的强势购买能力能刺激不活跃的欧洲艺术品市场。但是欧洲人很谨慎地提到日本的市场泡沫化问题。正因为有此前车之鉴,欧洲人也表现得十分警惕。中国艺术市场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契待完善:如拍卖迟付和拒付、许多赝品流入市场、法律法规欠完善等等。
【编辑:张长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