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越来越多的水墨画表现了充满欲望的都市生活——这是一个都市化和经济刺激下由世俗生活和感官享受编织的文化景象,艺术家要么狂欢式的舍身投入,要么有距离的理性审视。王劲松更关注当代社会的问题,竞争、张力、战争与苦难的问题。
王劲松选取的题材更能发挥水墨的性能,他在尊重谢赫“六法”的美学传统的同时,试图以这样新的叙事内容来延伸和改变水墨语言,以写为主,通过线条、墨色、宣纸的关系把握人物造型和水墨韵味,他特别注重水墨的黑白意义,黑白拥有一种经典样式,黑白散发一种质朴的墨韵之美,黑白包含一种庄重的美感,黑白蕴涵一种基本的哲理。他的水墨画正是利用这样的黑白美学要素来表现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的精神状态的。为了能够符合表现的要求,他坚持以写来抒发情感,追求绘画过程中的偶然性,它是一种自然发生的效果,是长期个人经验的积累。在《人物28号》中,他用简练硬朗的线条刻画了持枪射击的人物,并没有再现宏大的战争惨烈场面,而是只做了肖像化处理,且被赋予了雕塑般的形象,特别是通过用水的晕染增强与战争相关的苦涩和苦难的气氛。这是一种现代中国水墨画极其少见的表现语言。
在作品《人物12号》、《人物13号》、《人物21号》中,王劲松把运动的人置于空中,表现出了人的某种失重感,他始终没有给予明确的答案,而是给人们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所描绘的人物是因某个兴奋的事情被他人抛起来的呢?还是自己高兴的跳跃了起来呢?他是因某个偶发爆炸事件被抛上空中呢?还是表演某个体育运动的动作呢?这些疑惑正构成了他绘画的妙处。事实上,王劲松这样的构图处理是水墨画比较忌讳的,但他却大胆截取,并把人物做斜角度的构图安排,使画面形成了不规则的形式。这也正是他水墨画新的语言意义之所在。
在水墨《人物2号》和《人物49号》中,王劲松抓住了人物瞬间的精神特征,人物的紧张和不安,以表现人物的真实内心活动。而在《人物7号》、《人物19号》和《人物30》中,他更关心某种事件与人的关系,因为事件会影响到人的情绪,或使人心理不安和精神焦虑,或使人高兴和激动。画家放弃了现实主义“积极的文学反映论”的表现方法,而是从近距离视角主观表现人的真实存在状态——紧张、忧郁、轻松、舒展、兴奋和困惑等。画家笔下的形象正生动再现了今天中国社会转型中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的精神状态。
显然,王劲松的绘画核心就在于他试图在新的叙事性中确立新的语言形式,而它又依赖于笔墨的节奏运动及其逻辑性来体现这种叙事性——绘画形式中的笔墨意义经由艺术家的直觉、习惯、经验所构成的主体意识主宰了整体性的“意义”,同时由自由、感性、偶然性的渗入也构成意外的美学意义。因此,他的绘画交织着理性与感性、具象与抽象的双重性。王劲松不拘泥于任何规矩,既避免绘画的重复性,又追求预设性与偶然性产生的奇异效果,并保持创作过程和结果的整体性。无论如何,他的绘画是与个人的生活经验、生活环境以及文化语境有关,表现了一种普遍的人的生命存在,一种个体的生命存在。
王劲松面对各种各样的艺术潮流能冷静而独立的加以思考,他把绘画方法仅仅看作方法,而不是作为终极目标。他在创作之前没有任何草图,从不打底稿去为了制作而创作,而是从感性出发达到心手相依,并将传统草书解体的书写性转译到水墨画的写之中,让运动的线条韵律融入写意之中,浑厚的水墨形式经由画家主宰的线和墨在纸上运动及水的晕染而得以实现,而这种形式也暗示了画家身体运动的过程。因此,他在绘画创作中借用了书法中抽象的书写性,这是一种从有意识积累到无意识释放的自我体验过程。这集中体现了他融自由、偶然、力量和质朴于一体的艺术特征。
他总是能把握住水墨表现的尺度——使清晰与模糊、规整与自然、聚集和散开、掌控和偶然之间保持微妙的关系。他非常关注水墨画的新语言问题,这就涉及到“什么图像”是水墨画的本质问题。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背景下,他充分利用和挪用了大众媒介的图像资源,并以“截取”和“取舍”的方法常常把图像局部放大或部分抽离,或将宏大、庄重和崇高“深度”去掉,保留某种图像的瞬间片段和记忆,从而生成了一种新的视觉语言。
可以说,王劲松的水墨画是他自由心性的写照。他在创作过程中特别流露出对偶得(偶然效果)的迷恋,因为偶得总是与自然性联系在一起,而自然性则反映了画家对不确定的“意外”审美的偏爱。这又直接涉及到画家的内心冲动——是一种本能的爆发,是一种情绪变化的结果。这正是他从自然美感中获得的原由。
王劲松的绘画主题只所以表现的如此丰富性和多样性,就在于他不再拘泥于某种单一的文化图像,并以自由的态度处理问题。因此,他的绘画主题既有对媒体图像的关注,也有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人与事作为参照。观念与作品是一个整体,他并不是唯笔墨章法是从,而是追求笔墨和笔意的自由,既保持写的严谨结构,又能使笔墨纵横驰骋,以达自由率真之境。王劲松的水墨画有着力求个人明确意义的表达。
因此,王劲松无论在艺术观念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审视和超越了长期纠缠的艺术话语和僵化的思维模式。他的水墨画/彩墨画既跳离了关于笔墨的无休止争论,也没有陷入关于传统与现代的抽象论战,而是从自我出发确立了一种独特的个人艺术语言和艺术风格。
2005年末于北京双旗杆初稿
2007年1月8日匆匆完稿于北京来广营费家村朱金石工作室
【编辑:陈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