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中国当代美术史的民营美术馆 2012-04-06 15:14:07 来源:当代艺术 点击:
打造一个中国当代艺术的平台,作为一个民营企业来讲,已经为这个平台付出了很多。它有一种自己书写中国当代美术史的愿望,有一种民族的自觉性在里面团队经常同国外美术馆进行交流。它希望能和国际上的美术馆是能互相交流的、平行的关系。

而民办的好处在于他的决定会很迅速,官办则有体制。一个庞大的机器在运转就得要照顾方方面面:既要照顾国家的文艺政策,又要照顾很多人各方面的意见。而民营美术馆只要想好一件事他决定去做会比较快,它不承担很强的国家意识形态,发出的也只是个体的声音而不代表一个国家的声音。

 

记者:民生作为一个金融机构来做美术馆,您认为他的学术上做得如何?能得到认可吗?

 

刘小东:做美术馆之前民生已经做了很多计划,比如批评家的赞助计划,赞助了很多批评家的项目,还组织了一个专门研究文献的中心,在文艺批评上他做了很多功课。馆长何炬星从接管炎黄美术馆到民生上海馆已经是好几年以前的事情了,而在这个之前他已经和国内所有知名的批评家都取得了广泛的联系,开拓视野,并不是一己之见来梳理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的。从这一点上看他做的非常理性,非常有步骤。

 

民生整个铺陈很大,自接管炎黄美术馆以来,以现代中国绘画这一块为主要阵地,梳理中国现代主义时期,自解放到80年代之前中国画的历史,它做了徐悲鸿等很多中国历史上大的艺术家的个展以及文献方面的展览。炎黄作为一个研究中国绘画的阵地,同时在上海又成立了一个以研究当代艺术为中心的平台,现在又在北京798附近做一个更大的美术馆计划,我觉得都是这几年来的积累,而不是单薄的、冲锋陷阵的美术馆。

 

从学术方面来说,我认为民生是目前国内私营企业美术馆中做得最好的。它不仅做中国的当代艺术,还引进了法国的影像艺术。在绘画30年影像展之前的个人的以及群展都做得非常好,另外它的优秀之处还在于公共项目,馆内的一些讲座吸引了很多非美术界的人,这在我做《京城小子》的讲座时就发现。显然很多上海的普通市民和一些非艺术领域的人士都知道民生银行这个文化项目。他们经常做各种活动,这对整个上海的市民来讲非常有益,并且他们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受众。
 

 


【编辑:王厚发】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