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中立台湾个展的工作人员在现场交流
2012年4月7日(99艺术网 陈耀杰),位于798艺术区的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展览,这次展览的主题为“原点的回归——罗中立的创作日记”,此次展览汇聚了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最近十多年来的心得之作,呈现了他的艺术历程,同时,本次展览也是作为罗中立4月17日台北最新个展的辅助展览,预先呈献给观众的。展览将持续到5月6日。
罗中立从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一直坚持着油画艺术的乡土主义立场。他早期的巨幅起级写实主义作品“父亲”曾经代表 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理想和进程。近期的作品仍旧深沉地关注中国农民。厚重朴拙的笔触和浓烈的色彩,以及特殊的光线效果,无不抒发着画家深层意志中的情感和对本土文化的深切关怀。
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便是如此,作品分为手稿和写生两部分,手稿主要呈现的是大巴山农民的形象,在这些作品中总是会出现一男一女两个主人公。他们有着粗壮的四肢、真挚的表情、艳丽的颜色。男女主人公或相互依偎,或并肩劳作,或背着,或是抱着,关系自然而亲昵。在台湾的写生作品,主要描绘的是渔港生活的情景,一样的纯朴和充满感染力。“罗中立作品中带有原始性,并试图表 现乡土人情味儿中内在的、人的本质,爱和欲望,或者那种十分朴实的、冲动的东西。”著名策展人和艺术理论家高明潞评价罗中立的绘画时这样说道。
时至今天,罗中立还经常会到大巴山探访,但大巴山人已逐步走出了穷苦,从这次展出的作品中也看一看出这种变化,相对于《父亲》时代的农村和农民,如何把现代农民的故事讲得更有个性,更有特点,更有 感染力,是罗中立一直思考的问题。
从《父亲》一举成名到当上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在之后的时间里便很少有大型的个展面世,这次能够集中的看到他的作品,可以发现相较于之前他还是有很大的改变。在《父亲》中有他夸张的东西,比如构图和人物形象,现在的作品在构图和语言表达形式上也有这种夸张的成分,只是更具感染力,在这里也可以看到他艺术发展的轨迹和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