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王易罡(中)与朋友在现场
2012年4月14日(99艺术网 成小卫),在色彩与情感之间-王易罡展览在北京798索卡艺术中心隆重拉开帷幕,展览共展出其《浅绛系列》作品近20幅,为了使观众能够更好地走近作品,了解作品,与作品产生共鸣,在展览开幕前,艺术家王易罡与在场的观众及媒体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会,面对各种提问,王易罡都耐心的予以了解答。
一如展览的名字色彩与情感,在此次展览的作品中,王易罡利用色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选用中国传统浅绛用色方法,主色调暗沉冷峻,暖色调的青绿等颜色交错涂抹点彩并列泼洒之间,一层层重叠积累混合,展现了画家笔触往来的思路及运作的轨迹。在这种色彩与色彩的碰撞之中,我们不难看出艺术家对于情感宣泄的方式,笔触强劲而有力,为我们营造出了抽象艺术家对于精神世界的诉求。在王易罡的作品中,色彩与情感遥相呼应,色彩成为抒发作者情感的重要工具,或亢奋、或消沉、或积极、或消极、或焦躁或沉静,这些与情感息息相关的情绪通过画面一览无余的呈现给了观者,在观者的驻足观看与思考中,品鉴到那饱含感情色彩的画面时心境也不由得随着艺术家色彩的变化而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场展出的画面的下方都有一行白边,上面写满了各种语句,乍一看,像是中国传统文人画中所不可或缺的诗句,其实不然,据王易罡自己介绍,这些字是自己在书中抄过来的,字面本身没有特殊的含义,都是随手翻到哪抄到哪,完全依赖于当时的情境。但是对于字体的这么一种安排形式,王易罡表示自己其实在追求一种残缺的美,无论是画面下方的字体,还是画面中的艺术语言,展现给大家的都是一种似乎未完成的“残缺”的状态,这种残缺在某种意义上导致了人们对于作品本身的思考与猜想,而艺术家则将这种“残”赋予了东方传统“禅”的含义,在有意与无意,虚与实、残缺与完美之中营造一种和谐之感。
在现场,我们发现了王易罡右臂上戴着一个“孝”字,于是了解到就在此次展览筹备期间其母亲过世了,对于这一消息,大家都深感遗憾,现场有人提议大家为王老师母亲默哀,王易罡对于这一举动表达了自己的谢意。在随后的开幕式后,王易罡表示自己年数已大,感觉时间远远不够用了,希望在自己有限的时间内多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在乎别人怎样评价谈论自己的画作,就想跟着自己的心走,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跟着自己的感情就这么走下去。
在李雪萍为此次展览作品《浅绛系列》的评论中写道:“王易罡藉由抽象表现的概念,透过色彩直觉地诉说情感,同时力求实现本土形式的抽象化,以中国的艺术传统与哲学做为创作的根基,显示出更为精神性和观念性的个人风格。这不仅仅是个人创作脉络的革新,也是中国抽象艺术独特的一面。寄寓在西方抽象的语言,注入东方的结构形式,哲理思想和人文精神,这应该是中国抽象艺术不同于西方抽象艺术的根本所在。”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于5月27日,有兴趣的朋友可前往参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