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的行为对精神病人艺术研究同样产生了毁灭性影响。只有那些通过研究精神病人艺术来为非雅利安种族的劣等性理论寻找根据的作家才可以出版他们的著作。除此之外,把这题材误用在攻击现代艺术上的行为使德国的艺术精神病学研究声名狼藉,从此再也没有夺回在该领域内的领导地位。关于把精神病人艺术当做人类创造活动的重要方面或现代艺术发展的促进因素的讨论变得如此棘手,以至于从来没有人研究或取得过有关它对艺术史的影响的证据。著名的普林茨霍恩收藏消失不见,直到最近才在货箱里被发现。精神病人艺术的发现被倒退了五十年。
随着1937年7月19日《堕落艺术》(Entartete Kunst)展在慕尼黑的小心举办,德国对当代艺术的攻击达到了顶峰。希特勒认为这场展览是“一堂阐述【德国】人民有多堕落的实用课”。艺术品及其作者被曝光在公开的羞辱和诽谤之中。希特勒小心操控着德国人民的感情,确保他们对当代艺术早已强烈的敌意转向对政党有利的方面。像往常一样,希特勒非常了解他的观众。这场由两百万人参观的展览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功。尤其贴上堕落艺术的标签之后,这场展览称得上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假设的精神病人艺术展。它在某种程度上是贝特兰姆精神病院为娱乐教导好奇而充满敌意的大众而进行疯癫展示的延续。当然,准确地说,这场展览并不等同于精神病人艺术。这场展览的纲要第一次准确阐明了“堕落艺术”的概念。大量资料包括绘画和雕塑,被分成九类。可以在展览手册中看到一个系统的分类。每个房间包含着下面的一个主题:
1.蓄意扭曲形状和色彩的作品。
2.陈列暗示着犹太人攻击基督教的宗教绘画和雕塑的房间。
3.有关共产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观点的政治性绘画。
4.不尊敬军事行动及其目的的作品。
5.阐述堕落艺术的变态道德的作品。
6.受非洲和南海诸岛(被认为是劣等种族)艺术影响的作品。
7.现代艺术家作品与智障或精神病人作品的比较。
8.犹太艺术家的作品。
9.最后一个命名为“彻底疯癫”的大房间,专门展示现代艺术的国际性运动。
显然,纳粹堕落艺术概念的某些方面——延伸到包含种族、宗教、政治和审美的含意——不是完全的精神病学概念。然而,它的伪精神病学含意非常突出,尤其是五、七和九号房间。九号房间也是本次展览中作品最多的房间,代表着展览的最高潮。
据说是约瑟夫-戈培尔提出了展览精神堕落者的艺术的想法。艺术家兼艺术协会主席的阿道夫-齐格勒利用没收自全国各地的公共博物馆的绘画作品组织了这场展览。展览包含了所有一流表现主义画家的油画和雕塑、版画和素描,以及与现代艺术运动相关的非德国画家的作品。表现主义画家在展览中占主位,受到特别强烈的嘲弄和攻击。纳粹政府以为堕落的精神会从身体特征上表现出来,因此展出了他们的许多肖像和自画像,故意把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他们堕落的精神状态上。齐格勒在开幕词中强调艺术家混乱的精神状态可以从展示的作品中反映出来。“你们的周围都是疯癫、粗鲁、无能与堕落的早产儿。这场展览给我们震惊及作呕的感觉。”齐格勒认为,这场展览说明德国博物馆馆长辜负了德国人民的信任,收集并展出病态的堕落艺术家在神经受损、年老糊涂、精神崩溃甚至精神错乱的情况下创作的作品。为了阐释他的观点,他提到了路易斯-科林斯(Louis Corinth)的例子。博物馆馆长们否定了路易斯-科林斯的“健康作品”,却在他得了中风、只能创作病态而难以理解的乱涂乱画后对他给予关注。齐格勒在提供了一个具有如此教化意义的堕落艺术例子后,警告德国艺术家说,德国人民及其领导者已经忍无可忍了。
展览组织者们通过展示精神堕落者的作品来展示现代艺术,其目的反映在作品陈列方式中。出于精神病本质的原始观念,他们试图创造一个表现精神错乱的环境,把他们在绘画中察觉到的混乱扩大到画框之外。绘画作品以奇怪的组合挂满了墙面,雕塑品被放置在地板或不恰当的位置上。粗糙书写的涂鸦布满墙面,恶毒地攻击着艺术与艺术家,也许组织者们意识到了某些精神病人画家混合铭文与绘画的趋势。显然,展览组织者们想给人一种疯人院的印象。这也可以在七号房间的设计中体现出来:表现主义作品与精神病人、智障人群的摆放在一起,显然是想要嘲弄两者。展览手册深化了这一对比,在同一页上刊登了科柯施卡的两幅素描以及一个精神病院病人的作品,让读者分辨。除了卡尔-施耐特(Carl Schneider)从普林茨霍恩收藏中借过来的作品外,目前仍不知道齐格勒是从哪里获得的这些据说是精神病人创作的图画。
保罗-奥尔特温-瑞弗(Paul Ortwin Rave),在其书中就国家社会主义的文化政策提出了一个基本问题:“少数厌恶某种艺术的人竟然如此热情地对抗它,直到他们当权、坐上高位,就竭尽全力镇压抹杀它,最后成功地实现了这一逆转。我们必须自问一下,这是怎样发生的?”现在仍无法解释纳粹对现代艺术及艺术家的攻击,也不是因为现代艺术及艺术家是客观的危险源。显然,这里有一种操控一切、根除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思想感情的决心。视觉艺术被视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因而值得认真对待与介入。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阿道夫-希特勒强烈的个人兴趣。希特勒演讲中对现代艺术明显而强烈的反感也许来自他两次被拒进入维也纳学院绘画班学习的事实。这里一定存在着对艺术权威的复仇因素。堕落艺术展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取悦德国独裁者、迎合他的艺术品位。他认为自己是被命运选中来净化德国艺术的,对艺术庙宇的清洗就相当于净化德国人的血液。但是瑞弗错误地认为只有少部分人厌恶这种艺术。希特勒在履行使命的过程中就已清楚自己得到了大部分德国人民的支持。堕落艺术展的举办被认为是为了讨好这大部分人。
然而这并不需要强调精神病诊断,或对比德国现代艺术与精神病人艺术。没有疾病的艺术也可以是差的。堕落这个词不是随意选取的,而是如我们所见,与纳粹对种族优越性的热衷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为此,精神病人与社会分裂份子或不良份子一道被送进了死亡集中营。最终的解决办法与根除精神疾病有关。把当代艺术与他疯癫的兄弟联系在一起的努力具有毁灭性的影响。但是为什么始终强调着这种联系?为什么无论国内国外,现代艺术被三番五次地等同于疯子的艺术、威胁着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我认为这种联系既不是意外也不是随意的人为。它的提出透露出一种深深的信念以及同样深刻的厌恶。在对表现主义艺术的猛烈攻击背后隐藏着某种非常真实、类似于纯恐怖的东西。
早在1922年,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就认识到欧洲文化中存在着一种对精神病人艺术及文学的关注,并且这种关注意义重大、不断增长着。在《斯特林堡和梵高》(Strindberg und Van Gogh)一书中,他试图形容这种关联的本质及根本原因。作为世界闻名的精神病学家和哲学家,他以独特的视角评价了疯癫迷恋行为及精神病人艺术作品的巨大意义。雅斯贝尔斯是存在主义的现象学方法及观点的创始人之一。他可以在这种客观体系中研究这种现象。作为最先使用存在主义方法来研究反常心理状态的精神病学家之一,雅斯贝尔斯相对地更少受到当时临床及诊断偏见的干扰。在海德堡工作让他能非常了解普林茨霍恩收集的精神病人艺术收藏。
然而,吸引雅斯贝尔斯的是那些受过高度训练的艺术家或作家。他们在生活的某个阶段患上精神分裂症后,会创作出非常独特的作品。令其震惊的是,这些艺术家之所以会变得如此重要、产生深远影响,都是因为他们在精神病状态下创作的作品。他举约瑟夫森的例子来阐述观点:“我们看到,世人现在都非常赞赏约瑟夫森创作于精神分裂时期的绘画作品,虽然1909年的时候它们被认为一文不值。如今我们普遍认为,精神病人艺术属于‘艺术’,并且不只是供精神病学研究的合适心理材料。”
正如前面所见,雅斯贝尔斯认识到当时一些艺术家所做的尝试。他们尝试模仿精神病人的作品,甚至去培养类似疯癫的精神状态。雅斯贝尔斯的独特贡献在于,从这件事中不仅仅看到了审美风尚或艺术欺骗,还意识到对精神病人艺术兴趣的普遍性,并对其中的原因深感好奇。他设法探索它的本质,首先研究作品本身,集中于斯特林堡、梵高、斯韦登伯格(Swedenborg)以及荷尔德林(Holderlin)的作品;再次推测当时的时代精神与那些分裂的精神状态之间的联系。他的推测避开了枯燥的理论探讨,因为他在面对精神病人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同时又非常了解活跃于20世纪欧洲的文化思潮。
雅斯贝尔斯在使用精神分裂症这一名词时非常谨慎。他仔细区分创作于具体精神分裂状态下的作品与只是表现出20世纪精神分裂样的作品。“应该指出的是,把某些作品鉴定为精神分裂症下的产物的行为毫无贬低之意。”回顾历史,雅斯贝尔斯找不到精神病人艺术作品受到重视的时期。不过,他指出,在西方思想的发展过程,尤其是神秘主义的传统中,患歇斯底里症的神经症患者比精神病患者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但是对精神病经历与产物的价值的肯定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独有的新现象。
我们生活在欺骗与模仿的时代,所有精神性的东西都转变成了生意与官方机构,纯粹的愿望已经变成了谋生的手段,一切都是为了牟利;生活就是一出戏剧,有时人们过于了解自己;人们渴望简朴,酒神节的狂欢与戒律都是假装的;艺术家太过清醒,且耽于现状。
带着这种不安的存在感,他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当真实性与真挚感情并存时,我们会忘却自我,获得神一样的存在感。要是我们不相信这种真实性与感情只能在精神病的情况下遇到呢?......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难道精神分裂状态不会变成绝对真实的情况吗?
雅斯贝尔斯在描述文森特-梵高后继作品对其的深深吸引时表明了自己对这件事的感想,“在他之前,我就在精神分裂症病人中间更清楚地感受到了某种自身拥有但极少感觉到的无形的东西。这是我一直在尝试形容的东西。在我看来,一股万物的终极泉源暂时为我们打开了,仿佛直接显露了所有生命的朦胧存在。他的作品中存在着一种极端情感,这是我们无法长期承受得住的,也是我们乐于回避的。...... 这个世界非常有趣,却不属于我们。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感受到了一种对本质的质疑、一种表达我们存在的呼喊。它起着有益的作用,引发我们内心的转变...... 我们感到自己被自身的存在基础震惊了。”
《发现精神病人艺术》(The Discovery of the Art of the Insane)
作者:约翰-麦基高[美国](John MacGregor)
目录
图录 ix
前言 xvii
简介 3
1 对话:艺术家与疯子 11
2 精神病医生与精神病人艺术 25
3 Georget和Gericault:精神病患者的肖像 38
4 疯人院的乔纳森-马丁 45
5 浪漫主义语境下的疯癫 67
6 精神病学先驱龙勃罗梭-西泽尔—天才与疯子的理论 91
7 精神医疗之父保罗-西蒙—精神病学和艺术的研究 103
8 维多利亚疯人院:理查德-戴得的病例 116
9 威廉-罗伊斯与 “G” 的病例 142
10 芝加哥会议 151
11 马塞尔-瑞哈—精神病人艺术批评 161
12 汉斯-普林茨霍恩和德国人的功绩 185
13 阿道夫-韦尔夫利的世界 206
14 表现主义与精神病人艺术 222
15 心理分析与精神病人艺术研究 245
16 精神错乱与超现实主义 271
17 杜布菲与原生艺术美学 292
结论 309
注释 319
相关文献 363
术语索引 379
【编辑:汤志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