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幻象中的艺术自省 2012-04-20 18:05:25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张杰 点击:
2011年五月重庆美术馆的个展“山水幻象”,是我近几年来艺术探索的一次集中呈现,那么,将这种呈现背后的艺术反思、以及风格化的表现方式,归结为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下生存体验的自我观照,或许更为贴切。

张杰 山色30-30 丝网版画51x58.5cm 2012年

张杰 山色30-30 丝网版画51x58.5cm 2012年

 

如果说,2011年五月重庆美术馆的个展“山水幻象”,是我近几年来艺术探索的一次集中呈现,那么,将这种呈现背后的艺术反思、以及风格化的表现方式,归结为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下生存体验的自我观照,或许更为贴切。

 

不可否认,我过往艺术生涯中所经历的一切——严谨的学院教育、系统的技艺训练、依托于四川美术学院早期的“伤痕”情怀和乡土题材、来自新潮美术和全球化语境中的西方冲击……都潜移默化地烙印在我的创作上。就像“山”、“水”是自然史和文明史烙印在地球表面的痕迹一样,我个人风格化的艺术中,也有艺术学习过程中留下的、挥之不去的影子。尽管,在今天的当代艺术领域,“学院”一度成为精英分子的最后堡垒,而备受攻坚;同样的,“技艺”则一度沦为传统的代名词,也未能逃脱遭受责难的命运;甚至连“绘画”这种艺术表现方式,也曾一度被宣告死亡……表面看来,时代像一头脱缰的野马,将那些铸造了我艺术生命的过往,暂时抛在了脑后,进而变成与所谓当代艺术并驾齐驱的障碍。但不争的事实证明:绘画这种媒材没有死亡,艺术表现对技艺的依赖从未消退,而学院教育在艺术家的成长道路上,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始终深信: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艺术的本质在于艺术家的创造性,以及为这种创造性找到最贴切的表达方式。而真正的艺术,并不会因为它使用了新的媒介、或者介入了新科技的创作方式,就显得当代,反之亦然。如何找到自我的创造性、以及创造性背后的探索与反思,并将它们实实在在地熔铸在作品中,才是对于艺术家个体的真实考验。为此,我一度追求绘画的本体性,并不避讳表现我对于光线、色彩、线条、块面、体积、形状、笔触、肌理……所有与绘画语言相关要素的探索。令我感兴趣的,不仅仅是绘画语言本身,还有其引发的审美问题、表现问题、风格化问题;另一方面,我的画面也不再局限于抽象与具象、相似与不似、东方或西方、当代与传统……这样划分显得徒劳而没有必要,我更愿意画面最终能在各种关系里找到一种平衡,或者,它能承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这样的探索和我所关注的主题:“山”、“水”一样,至今未变。

 

但与早期的创作,甚至与我三年前在四川省美术馆举办的个展“山外有山”不同,我此次在重庆美术馆“山水幻象”中展出的新近创作,更加强调了“山水”这个概念的文化意义,它已经游离开“风景”、或者说纯粹的自然概念,而是一个有象征、有隐喻、有暗示、有个人立场和价值判断的表现对象。而“山水”这个概念本身,也因此在我的艺术诠释中,具有了多重意义。

 

关于这一点,可以在最近的作品:《带红印的山水》、《被切割的山水》和《被撕裂的风景》系列组画中看到——在这三个系列中,尽管我仍然延续了风格化的艺术语言来对自然山水进行描绘,但是,我在这种描绘中,突出了工业社会,或者说人类的文明历程,在山水中留下的非自然印记。例如,《带红印的山水》中,红色印章及其代表的所有权的强加;《被切割的山水》中,黑色电线及其带来的自然风光的破坏;《被撕裂的风景》中,类似于被推土机碾过的裸露的土地,和与我们每个人休憩相关、岌岌可危的生态……它们,依然都还是“山水”,但是,却不再是风景的概念,而是自然与人为的力量,彼此对抗、彼此妥协的结果。我希望以此来提示我们所生存的现实,并正视现实本身,在视觉和思想的双重领域。

 

与此同时,为了让“山水”的表现变得更加丰富,我在此次展览中加入了影像和装置元素。正如我在前文中所表达的那样,艺术的表现形式仅仅是一种手段,而艺术家的创作不应该有局限。因此,当那些来自我记录下的真实山水,在展览空间中透射出斑驳的影子;当放大的山水图象,从空中像帘幔一样垂下;当对山水的描绘,在四面的墙壁上环绕……我想,观者可以在一个全方位的空间里,去参与我对“山水”的最新理解和表现。而我也愿意相信,这样的艺术互动,可以带来异常化的“山水”体验,并成为一个艺术家,在自我营造的山水幻象中,最真实的艺术自省。

 

 


【编辑:王厚发】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