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这样一个案例——首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纪实
文/王 林
王林
从1996年策划了首届上海双年展之后,我就一直想在重庆策划美术双年展。因为四川美术学院在重庆,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这里就是中国青年前卫艺术的策源地。青年艺术家薛明德曾首先在北京西单民主墙上做过第一个前卫艺术展,接下来的《野草画展》是继北京西单民主墙《贵阳五青年画展》和北海公园《星星画展》之后,在重庆沙坪公园举办的中国早期前卫艺术重要展览之一。虽展览尚未结束即遭遇勒令停止,但随即成立的“野草画会”对四川美院乃至重庆青年艺术自有推动作用。八十年代新潮美术中四川美院学生自选作品展,九十年代以来川美青年师生为主体的《“陌生情景”艺术展》、《“失语”观念艺术展》、《“互动时代”中国画展》、《“视网99”油画展》、《“漂移的平台”雕塑展》、《“水·生命”行为艺术展》、《“听女人讲男人的故事”观念艺术展》等一系列展览,是重庆青年前卫艺术的延续和发展,催生并助长了川美三代创作力量的并存。但川美之于重庆,更像是一座孤岛。重庆因长期作为工业城市和省辖市的历史原因,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其对艺术尤其是当代艺术之不重视,从重庆有三千多万人口之众却至今尚无正规美术馆即可见出。然本人长在重庆,除策划上述展览等大大小小二、三十次展览之外,一直想为这座城市建立一个当代艺术展览机制。从2006年本人向市委宣传部正式提出报告,到2008年通过市政协委员袁小彬提出提案,到2008年文联主席兼美协主席罗中立与市委宣传部长直接面谈,经过几年努力,终于得到批准。从展览画册说明可以看见策展初衷:
“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经过多年的策划和推动,得以在第二届重庆文化艺术节举办首届展览,上下内外都希望它能够成为中国西部独具特色的双年展平台。
国内外有很多双年展,但还没有一个以“青年美术”命名的双年展。而青年美术之于中国,一直是推动当代艺术和视觉文化发生变革的力量。而重庆的青年美术创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中国名列前茅并一代一代延续下来,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此基础上举办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它办成一个综合性、高水平的当代艺术展,以期经过一、两届的努力,使之成为持续性和国际化的重要展事,成为重庆市的文化品牌和重庆市民的视觉盛宴。
本届双年展主题展以“当下艺术的文化想象”为题,邀请了80多位全国各地艺术家参加,其中包括台湾艺术家和居住在中国的外国艺术家。年龄均在40岁以内(含40岁)。为了突现展览特色和吸引市民参与,展览中特意安排了“挑剔这座城市——学子设计创想墙”和“从我的窗户看出去——市民摄影创意墙”这两组群体作品。
除此之外,本届双年展以特别计划的方式组织了“重庆高校青年师生作品推荐展”,并协调重庆民间艺术机构同期举办独立展(《中德青年艺术家装置展》、《“镜像中的现实”影像艺术展》、《“各自话语”首届西部当代艺术交流大展》),尽力营造双年展的艺术氛围,以飨中外来宾和广大市民。
感谢所有支持、帮助首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的机构和个人,感谢所有参与双年展工作的工作人员和青年志愿者。”(2009年9月,见展览画册)
但期待归期待,当时重庆正置***治下,极左政治已经开始,加之重庆官方尤其宣传部对当代艺术的认识有限,我担心展览难以正常开幕,于是采取了预展三天再正式开展的策略。果然不出所料,正式展览前一天,宣传部长前来审查,大为光火,不断地说:“万一薄××来看了怎么办”。尽管我们申言参展艺术家作品在北京、上海、成都都展出过,仍然不行,勒令相关部门连夜第三次清查撤除作品。只是因担心媒体影响不得不开幕,但一不准报道,二不准宣传,三不准发布展览画册等等。有意思的是,宣传部长临走时还说:“重庆现在不行,也许过几年,你们这个展览就是一个很好的展览。”
为了对历史负责,展览结束之后,我再编了一本关于展览现场的画册(《在中国:有这样一个案例——2009首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现场纪实》,澳门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出版),收入这个展览前前后后、方方面面经历的材料,其“前言”写到:
“首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经过四、五年酝酿、努力和争取,终于在2009年9月得以举办。这个展览邀请海内外86人(组)95位艺术家和40位重庆市民参加主题展,加上特别计划展和独立展的参展艺术家共有200人左右。
如此规模的大型当代艺术展在重庆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举办,自然会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与关注。展览过程集结了从政府机构到党政官员、从专业人士到城市市民、从艺术圈子到社会群体各方面的参与行为与文化意识,而这个展览所遭遇到的常态和意想不到的种种情况,使它有幸成为中国现实语境中最为典型的展览案例。在本人从事策展活动近三十年的经历中,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能够把艺术展所有可能碰到的问题如此集于一身。只要看一看策展团队十多位成员分别撰写的“案例剖析”,就会明白在中国大陆要做成一个大型的、公开的、前卫的当代艺术展需要应付和处理些什么样的事儿,需要有怎样的耐心、智力、勇气和韧性。
这本书首先是对参展艺术家的一个交代。我感谢他们为展览提供了优秀的作品,特别是那些不惜血本创作大型雕塑、装置作品为现场增添分量的艺术家。在主办单位无力提供差旅费用的情况下,数十位参展艺术家赶赴开幕式,实在让人心怀愧疚。更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在预展之后由于相关部门审查,数位艺术家作品从展场撤除,还有两位被全部撤除,尽管罗中立先生和我尽力申辩,仍无法阻止。对此我只能恳请艺术家原谅——不是原谅我个人或某位官员,而是原谅这座城市,相信重庆会因为青年美术双年展及其他当代艺术展的继续举办而变得更开放更文明,相信这座城市会懂得如何尊重专家、尊重艺术家、尊重艺术。更为重要的是,在展前出版过展览画册之后,我们还来编纂这本书,是要把展览现场和展览过程呈现出来。如果说展前画册因装帧适度、资料完整已得阅者所誉,那么,展后文献将会以其现场纪实性和案例典型性贡献于世人。据我所知,还没有一个大型展览对展览现场及展览经历作如此翔实的总结和呈现。
这也是因为本人长期执教四川美院,从事艺术批评与艺术策划教学之故。我总想让学生们有机会直接参与展览活动,和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艺术媒体、艺术机构有所接触,置身于展场现场和空间、作品、设备、人员等等发生关系。在此展过程中,以四川美院美术学系本科生为主体的自愿者团队,不仅承担了相当部分展务,而且采访了数十位参展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和媒体人。说到这里,我要感谢来渝的批评家、媒体人和艺术家,你们对首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这种公益活动的无私付出,我作为一名重庆市市民将铭记在心。在本书中,当人们读到你们对双年展的言说评价时,自会知道你们曾以怎样的热情和思考对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的未来充满期待。
本次展览的策展团队是由我的研究生组成的,他们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倾力投入,在绝大多数人首次参与大型策展活动的情况下,其经历的困难、辛劳、紧张,甚至委屈是不言而喻的,但他们完成了任务,做得很好,受到了参展艺术家来渝嘉宾的普遍赞扬。在与他们朝夕相处、共同工作的日子里,我深感正在成长的新一代批评家和策展人充满活力,也充满了希望。他们对展览所作的总结、分析和批评,使本书不仅再现了展览过程及其背后的故事,而且作为大型展览方方面面的策划案例,可以为同代人和后来者提供经验及教训,还可以为读者从当代艺术这样一个敏感领域了解当今中国社会实情,提供一个社会学田野考察的真实文本。
这就是编纂本书的目的。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具体的、真实的历史文本充满力量。它自会肯定道义与良知、理想与责任,并由此推动社会变得更自由、更开放、更文明些。感谢支持本书出版的田东先生、张鉴先生、李萍女士,还有陈京先生和所有参与者!感谢翻开本书的每一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