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洋
任职于四川美术学院的李占洋把工作室选在北京宋庄左右艺术区内,一是减少大件雕塑在京城和巴蜀之间来回运输的不便,同时他也能够将这种异地的经验相互穿插起来,形成自己独到的雕塑语言。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李占洋为他的雕塑创作赋予了新的艺术语言。从《丽都》的场景雕塑到《租-收租院》的复杂群雕,再到《荒山》这样纯抽象的青铜雕塑,李占洋在创作环境的转换下不断突破自我,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当代雕塑界的中坚力量。3月在麦勒画廊展出的李占洋装置新作展“噩梦”,则表达了艺术家本人对中国教育问题的深入思考。
追忆似水年华
谈到艺术教育,李占洋抓住了一次又一次珍贵的机会,接受了完整的体制内学院派培养,可是他的作品却与“学院”和“体制”这两个词挂不上钩。在李占洋看来,是缘分让他走上了学习美术的道路。他对自己的美术教育有着十分清晰的回忆,对于那些常人很难在意的细节,他都记忆犹新。这些回忆贯穿着李占洋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梳理历史,也便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李占洋的雕塑创作。
1969年,李占洋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边上一个叫大屯的小镇。在李占洋的记忆里,家乡有一条街道,一个小学和附近的一个陶瓷厂。陶瓷厂供应全镇日用的陶瓷商品,在当地人心中,陶瓷厂是一个圣地,如果家里有谁在陶瓷厂上班,那便是有如公务员一样的好工作。而在现实中,李占洋童年时在家门口陶瓷厂里的所见所闻多少对他日后从事雕塑创作有着一定的影响。李占洋从小格外喜欢画画。高小毕业的母亲虽然没有很高的学识,却时常鼓励他画画。李占洋的外公是屯里极少读过书的“大人物”,常常整段整顿地给他背四书五经,传统国学教育为李占洋未来的美术教育打下了文化基础。在小学美术老师的鼓励下,李占洋开始了到长春市少年宫的求学之旅。
李占洋一直认为他和美术的结缘是运气,跟能力并无太大关联。在他记忆中,11岁上少年宫,15岁初中毕业上艺术高中,一批批的人都被淘汰了,或是因为坚持不下来,或是画得实在太差,而缘分是他留下来的最重要的原因。12岁时李占洋凭借在卷烟纸上画一群卖菜的小人物而吸引到了老师的注意,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占洋凭借同一题材创作的大画幅作品入选了当年全国少年美展。李占洋发现,去臆想一些情景或人物他并不擅长,反而是发生在身边的人或事,他会雕刻得更加得心应手。从此,他将自己的艺术作品和所见所闻紧密串联起来,而李占洋日后创作的《丽都》、《火车站》、《警察打小偷》等雕塑作品都延续了他的市井场景风格。初中毕业,李占洋在些许波折中进入长春市艺术中学,而对他来说,考上艺术中学是他美术生涯的唯一出路。
虽然来自小镇,但李占洋凭借坚实的绘画功底博得了城里同学的认可。艺术高中的教师多来自东北师大、艺术学院或鲁迅美院,虽然在当时闭塞的中国艺术教育背景下水平有限,但在对艺术学习如饥似渴的李占洋看来,高中美术教育是他通向学院之路的桥梁。那几年里,李占洋不但接受了西方绘画的训练,同样经历了艺术理论和国画课的阶段性学习。
几经波折,两次艺考失败的李占洋在一次恋爱经历告吹之后发奋努力,如愿以偿地考入了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然而李占洋关于鲁美的记忆喜忧参半,在虚无的集体主义情绪笼罩下,生性老实的他显得格外孤僻。毕业考察,李占洋一路到了重庆,10月的一个大晴天里,他突然爱上了这里的青山绿水。毕业不久,李占洋来到四川美术学院任职,直到今日。在过去十几年间,李占洋对雕塑艺术的热爱,以及他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成熟的个人体验成就了一系列耳熟能详的雕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