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非遗传承人的民间艺术情怀:27年10万件藏品 2012-04-27 10:14: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孔凡元 点击:
“尽管我现在收藏的剪纸艺术作品从元代到近代所涉及到的原生态的作品有10万件之多,但富有浓郁地方文化标志的烟台剪纸发展面临很大困境,传承之路仍然很长。”烟台剪纸省级非遗传承人李强26日在烟台群众艺术馆接受“文化之春走山东”采访团采访时表示。

“中国两千年民间艺术剪纸的收集,不是以量取胜,而是剪纸的精神,以及它深层的生命形象。尽管我现在收藏的剪纸艺术作品从元代到近代所涉及到的原生态的作品有10万件之多,但富有浓郁地方文化标志的烟台剪纸发展面临很大困境,传承之路仍然很长。”烟台剪纸省级非遗传承人、中华剪纸艺委会副秘书长李强26日在烟台群众艺术馆接受“文化之春走山东”采访团采访时表示。

 

“八个饽饽一只鸡,磕头作揖去求妻。光头磕了三千六,黄毛丫头世难求”。一首民谣,把山东烟台民间剪纸艺术娶亲的场面生动活泼,饶有情趣地展现。 李强说,儿时看祖母剪窗花的情景又浮现脑海。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耳濡目染的浓厚情结,注定了我一生的剪纸缘。初时,只是一味收集烟台原生态窗花样,漫无目的,随着剪纸花样逐渐积存多起来,认识与初衷发生转变,博大精深的烟台剪纸也露出她的伟岸之气。收集的门类从居室剪纸,增加到岁时节令剪纸、人生礼仪剪纸、巫术剪纸、祭祀剪纸、服饰剪纸等等,二十余种类。民间剪纸的风格、内在美与当地的民俗文化、戏剧、信仰息息相关,对烟台原生态剪纸里的图腾符号、物候立法、生死崇拜、天文地理、阴阳太极、 民间艺人加以调查研究、搜集整理。

 

烟台群众艺术馆副馆长黑强告诉记者,烟台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的剪纸艺术中独具特色,久负盛名,作为一位苦苦追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其20年来,他利用空闲时间进行田野考查,几乎走遍了烟台所有县市区的剪纸老艺人,逐步掌握了烟台剪纸各个类型的应用、制作和民俗意义。在继承烟台传统填色剪纸的同时,又结合烟台剪纸剔透灵秀的特点,走出一条填色剪纸的新路,其特点是在单色剪纸下,另衬一张白宣纸,再根据各部位的不同需要,进行配色渲染,显得富丽堂皇。同时发扬光大了烟台独有的剪纸种类——窗裙,也是中国唯一一种大型的勾绘染色类剪纸。

 

“剪纸的收集,不是以量取胜,而是剪纸的精神,以及它深层的生命形象。”李强告诉记者,为了唤醒人们对剪纸的情感,弥补对传统文化失落的空白。更重要的目的,是让大众更关注和爱惜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的民风,他抱着对烟台传统剪纸一种热爱与尊重文化的精神,个人投资40余万元,于2006年建起一座烟台剪纸博物馆,内藏烟台13个县市区清代至建国初期的原生态剪纸4万余件。2007年,又创办了“胶东剪纸”网站,详细记录着烟台剪纸艺术的演变发展。但遗憾的是目前,传统的剪纸市场不景气,资金短缺等因素致使自己投资的博物馆关门、“胶东剪纸”网站也关停了。让他欣慰的是,现在有些小学的手工课邀请他去讲授和教学;前年韩国和日本的小学生来烟台还慕名参观了剪纸博物馆,一个个啧啧称奇;去年,胶东剪纸大赛成功举办,招来了浙江、安徽、内蒙的多位剪纸专家……他说,凝聚千年传统文化精粹的胶东剪纸艺术,吸引着他走上寻根之旅。

 

这不会影响的他对烟台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坚守。李强表示,今年,他计划要出一本书系统的《烟台剪纸》,将自己的感悟心得展于纸上。以后两年内,还要办一所艺术学校,建一座档案馆。
 

 


【编辑:易小燕】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