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31 Oil on board 20X24 Inches 1983
在西方艺术影响东方的时候,东方的艺术也有很多方面值得西方学习,在精神内容上更是能够给西方某种价值的启迪。东方的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让以物质为重的西方重新思考。因为人类的生存目的不仅是为了发展而发展,更重要的是是为了追求幸福而发展。东方的哲理智慧,既是一种存在理念,也是一种幸福观,具有普世价值。事实上,西方自启蒙主义时期开始就已经借鉴东方了,比如伏尔泰就从中国文化中获得过不少启迪。有了思想家的憧憬,艺术家当然也会紧随其后。西方艺术进入现代艺术,在很多方面都吸收了中国、日本以及非洲等地的艺术元素。而肇始于美国的当代艺术,从上世纪60年代以后则更是借鉴了东方的禅宗。如极简艺术、观念艺术等等,里面就都有东方思维的因子。但是,西方对东方的这种借鉴,并非是站在东方立场,实际上是一 种自我方式,始于西方文化的拓展意识。正如西方的殖民一样,无论是对疆域的拓展,还是对文化的拓展,都承认了人不是上帝,有着与生俱来的缺陷,因而需要不断完善自己。而我们的东方意识中的东方传统,与西方完全没有关系。而现代的发展基本上是以西方为参照,脱不开西方的影响。那么我们现代化的实际上是西方的传统。而西方人看东方传统,是把东方的传统放到了西方理念中加以阐释。中国人现在的带有焦虑感的艺术,是一种生存命运的心理状态反射。就像日本人一直有一种危机感一样,中国人的当代艺术是长期坎坷生活体验的自然体现。现代水墨画和传统水墨画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水墨画是悠远宁静,精神摆脱世俗。古代的艺术家是摆脱了世俗去创作,有时是消遣,是一种雅兴。今天很多艺术家却只是追求技法缺乏精神。只有把技术融汇到心中才能达到“化”的精神层面。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也没有达到理想的将来,徘回思考焦虑反省痛苦彷徨是我们这个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相关联的最典型的文化标志。国人惯以儒道为背景思考,道家讲气韵生动,儒家追求道德修养。而现在我们很难再用道德标准来衡量当代艺术了,如果是用道德来衡量,西方艺术也与道德没有关系。杜尚,沃豪尔就是要摆脱传统道德。中国人的艺术理论要与全球接轨,就必须要有重大的变化,当代艺术探讨的是语言的丰富性和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性,传统的道德观自然不能再成为评判尺度。现在我们谈论一个艺术家的创作,往往不会只看其作品,还要看他的作品跟现实社会之间的关联。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多义性和矛盾性构成了当代艺术的特征并使得当代人的心理体验异常丰富。创新不是为了形式创新而是随着意识的推进在找新的艺术语言时更重要的是探索精神本质。中国传统中国画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传统,是世界艺术中的杰出代表。中国的字画艺术植根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中国画源远流长,历朝历代,书家画家,名家辈出,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是中华民族的魁宝之一,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民族的艺术也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书画同源”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也是国画区别于非中国画的重要条件,没有笔墨之美,就没有中国画的独特性。那些或神秘或灿烂或淡雅的绘画名品,本质上是书画艺术家们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与主客体的世界进行心灵对语的形象记录。这种对语有时达到了哲学化的高度,在“若坐、若行、若飞、若动”的纵横笔画之间,在“微茫惨淡”、“有风致、有缥缈”的笔情墨像之中,蕴含着情思,体现着“道”,表现着人格乃至对宇宙、生命的探索和体验。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和西方哲人分门别类、比较重视个别事物分析、比较重视微观研究的思维方式不同,我国古代哲学家很早就开始整体合观天人关系,把自然社会、宇宙人生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看作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谐平衡的有序运动,把实现“天人合一”当作整合天人关系的最高理想境界。
中国传统哲学始终没有像欧洲中世纪那样变成神学的工具。在这个寻觅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种“方案”。像目前在艺术市场上走红的艺术家,如方力钧等提出的是一种方案,他们利用调侃来化解这个时代的痛苦,可以说是 解决了自我的问题。但这还远远不够,充其量只能作为多元的一元,而不能完全代表中国的当代文化。其实,仍然有很多艺术家愿意去承担这种现实的痛苦,这样的 一元更应该受到我们关注。总之,外国人对中国艺术的态度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中国的传统艺术充满了猎奇;另一种则是对中国艺术表现政治比较关心。西方艺术发展到抽象艺术,表达有外形色和内涵的精神层面。从康定斯基,蒙德里安到珀咯克,在精神上的表现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每个艺术家的时代的素养的凝结和汇集。艺术与人之间交流的社会性质是一种人类范畴的共同意识。中国古代的笔墨中的抽象意识和情趣在世界艺术史的发展过程中造成艺术的影响和异化有目共睹不容忽视。毕加索Pablo Picasso,(西班牙,1881 –1973) 看了张大千的画后,慨然说道:“艺术在你们中国。”之后他的有些画就有中国画的影响。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 –1954) 说我的灵感常来自东方的艺术。”克莱恩Kline,Franz(美国,1910 –1962)的作品也是如波洛克一样属于动态性的。没有任何具象,有很多的留白,一些大笔的强有力的黑色线条,画面中的空白与黑色笔触生动融会,运笔飞快而不拘泥,以中国书法表现行动绘画,笔的运行在作品中显得十分重要,徐、疾、通、滞、转、折、进、退,与中国的书法非常默切。达到更有深度的美,这样的美学趣味与中国的书画艺术是一致的。马瑟韦尔 Motherwell,Robert(美国,1915-1991)的作品用黑色大笔大气凛然一气呵成,削尽冗繁,只取黑白两色,以少胜多,正如中国书法的气韵贯通。中国字画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华夏文明在古典文化艺术领域的最高水准,是中华民族的聪慧与创造力最集中的一种表现。西方艺术与中国艺术在历史上互不交流,各自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不像西方国家之间的艺术互相影响差别不大。到今天中国水墨画不单是一种过去曾经有过的文化,而是要透过一种艺术寻找到理解世界、参悟人生的基本生存问题,历史资源必须经过现代化改造之后才能形成民族觉醒,没有觉醒就不可能构成民族的复兴。过 去西方更多关注的是中国的政治环境,他们对中国政治的关心大于艺术,他们甚至认为当代中国没有艺术,只有政治。因为现代艺术是属于西方的,跟他们的社会背 景和文化诉求密切相关。中国没有这样的背景和文化,所以,不可能产生原创性的现代艺术。因此,也只有在艺术和政治发生关系的时候,才会被西方认可。当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国力的强大,西方的观点也在发生变化,但要他们完全认可中国的当代艺术,需要时间,也需要我们自身的文化突破。中国在学习西方的同时,也在影响着西方。学习西方,不等于崇洋媚外,西方艺术界也感悟到中国艺术的感染力。就像西方医学界也在研究中医千年以来的经验,西方音乐界也风靡中国的民乐交响乐一样。学习,交流,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融合。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充满各种魅力元素,其中所包蕴的中式古典因子,令不少西方当代艺术家心驰神往,比如,美国著名作曲家、艺术家约翰?凯奇 就曾深受佛学禅宗和中国《易经》的影响,他的代表作《4分33秒》,乐谱上没有任何音符,唯一标明的要求就是“Tacet”(沉默)。作品的含义是请观众认真聆听当时的寂静,体会在寂静之中由偶然所带来的一切声音,实际上,这首曲子暗喻了中国禅宗“色即是空”的深奥寓意。艺术界的未来就是“差异化”的未来。当代艺术语境中,存在一种颇为流行的悲观论调,即艺术的创作路径越行至高级阶段,就越容易陷入同质化的困境中,事实上艺术、文化全球化互动愈发频繁,各国本土的地域文化特色会更有魅力,但也会与他域文化互相感染交融,当中国当代艺术家如饥似渴地吸收西方元素、急于寻求西方艺术语境的认可的同时,中国5000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传统元素,也在影响着世界,把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精髓成为“国际化”中重要的本土因素。传统与当代的合力,才是高效提升中国艺术世界影响力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