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年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井喷行情,07年中国油画及当代艺术全年拍卖成交总额63.87亿,08-09年因为金融危机有一个很大的回落,2010年开始回升。但是从整个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总额来看,当代艺术的成交比例还是很有限的,去年当代艺术的拍卖成交额仅占了总成交的7%左右,这说明现在中国有钱阶层的审美、消费、收藏还是传统艺术,这反过来说明下一个十年的行情和机会。”
中国本土主流资本推动主流价值观
接下来,沈其斌通过艺术基金、文交所、民营美术馆近几年在全国各地崛起,以及政府如何对当代艺术给予支持等现状进一步阐释了当代艺术在中国发展壮大是历史必然,其滚滚车轮不可逆转,我们已经进入由中国主流资本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时代。
“谁为中国当代艺术买单?以前是西方主流资本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现在中国主流资本开始介入当代艺术。如何介入呢?第一,艺术品基金时代来临,这是历史的车轮。2007年7月,民生银行发行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只艺术基金‘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 ’,募集规模1亿元人民币,投资期限两年。2011 年全国共发行了45 款艺术品信托产品,比去年增加35款,增长幅度达350%。发行规模超55 亿元,比2010年同比增长626.17%。从数字上判断,时代性的机会已经来临。去年我本人发了一只基金,一个亿,为期五年。今年我的第二只基金正在发,两个亿,在山东发。第三只基金正在谈,在北京。”
艺术基金并不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品投资模式,沈其斌介绍了国外艺术基金的情况。“英国铁路养老基金(British Railway Pension Fund, BRPF)是现代艺术投资基金的先锋及典型。 这个原本为英国雇员最多的铁路公司经营养老金的机构,早在1974就为了分散投资风险,在预测到通货膨胀以及水涨船高的艺术市场的巨大潜力之后,大胆斥资4000万英镑购买艺术品。在苏富比拍卖行的指导下,至1989年宣布停止收购的10多年里,基金共收获包括绘画作品、雕塑、银器、家具、东方瓷器和名人手稿在内的各类艺术品超过2500件。到上世纪80年代末,BRPF的25件印象派和当代作品却换回3480万美元,投资回报率达20%。之后10年,英国铁路养老基金在艺术品方面的投资,回报率累计维持在11.3%。”
除了基金之外,文交所与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在近两年也如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尽管已经被政府叫停,但对于这种现象,沈其斌称之为“敢于试错”。而北京今日美术馆、上海证大美术馆、民生现代美术馆等民间美术馆的崛起以及尚在筹建中的刘益谦、王薇的龙美术馆,余德耀的德美术馆、郑好的昊美术馆都意味着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开始有了本土的收藏家和收藏机构,并且这个队伍在逐步壮大。
在获得企业家的亲睐之后,中国当代艺术还得到来自政府层面的鼓励和支持,上海双年展、广州三年展、成都双年展等大型展览展会的举办就是政府直接推动文化艺术的结果。无论政府、商界还是民间,都在越来越多地关注和支持中国当代艺术的前行,沈其斌也呼吁更多的企业家和财富阶层把握历史机遇,参与历史,创造历史。
【编辑:陈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