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华 快乐童年
从章华的雕塑中可以看出他是个返璞归真的人,而且对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能够明察秋毫。他的童年记忆系列尤其让人感觉亲切,唤起了一代人童年经验中鲜活的一段。
章华出生于60年代中期,在那个年代的出生的人赶上了文革,后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浪潮,如今随互联网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又闯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振荡交替的时代。这些特殊的经历,使得大多数出生在60年代的艺术家形成了某些共同的精神特质,他们的骨子里夹杂着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理想主义情绪,然而,生活有时反馈给他们的是激情、有时却是困惑与忧伤,所以,在他们的创作中会不经意间流露出对整个社会和时代变迁的反思。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章华选择保留其生命中纯洁无染的童年记忆。他们的艺术传递给我们的是温暖、纯真、积极的信息。
章华成长在辽阔无疆的坝上草原,儿时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不宽裕。与小伙伴踢毽子、编花篮、数星星,临摹小人书插图等构成了章华童年生活的剪影。一块泥巴、一块面团,在他手里一会儿功夫就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小物件。童年的熏陶往往会影响终身,章华从小未经训练就可触“泥”生趣,还真有一股浑然天成的艺术感觉。
双臂舒展,飞扬的脚步迎风奔跑,这是章华最常用的人物造型姿态,奔跑状态下的人物身躯近乎平行于地面,一眼望去呈倾斜的T字形状,这就确保了整个雕塑以一点为支撑,其余三点达到了受力的平衡。这样以来,章华的雕塑自然凝固了人物嬉戏玩耍最富有动感的瞬间,这种动感的结构又镶嵌着音乐的和谐韵律。雕塑的乐律感,还要从西方文艺复兴谈起,于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古典交响乐,气势恢宏具有强烈的空间感和叙事感;而当时建筑的空间的构成也在进行着有节奏的叙事。之后的哥特与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与音乐形式也同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歌德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如果将这句话用在雕塑与音乐的关系上,同样可以成立。《童年的记忆系列之老鹰捉小鸡》中,左侧的扮演老鹰的小姑娘张开双臂向右扑去,右侧的“小鸡们”一个挨着一个紧握着衣襟向左侧跳动,这就形成了一个和谐的互动。奔跑中的衣角、辫子随风翘起,连同灯光投射下的影子都跳跃灵动,宛如一曲欢快的乡村音乐。在其他的作品如《飞翔的梦》、《满天星》、《编花篮》所营的气氛中,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音乐的流动。
黑格尔在其美学论述中说过:“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设计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的关系。”黑格尔这句话强调了雕塑与其所处环境的结合,及环境雕塑的审美公共性等。基于对童年生活的迷恋,章华将童年雕活了,他的作品很容易亲近大众并产生共鸣,这种亲和力符合了城市雕塑重要的人文特质。他的作品《海风》由北京市政府收藏,就落地在鸟巢和水立方之间,雕塑蓬勃向上的主题内涵与奥运精神遥相呼应。
看章华的雕塑,你会不自觉的想要进入角色与他们一同嬉戏舞蹈。在这个纷争喧扰、浮躁不安的社会,人类无暇的童真在功利主义的价值体系中,慢慢流失殆尽。章华的雕塑凝固了瞬间演绎的童梦,试图拨开笼罩在心灵上的层层污浊的迷雾,力虽微薄,但至少在凡尘中,有这样的人愿意守护那一方净土。
【编辑:王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