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劲松
思想来源·实践取向——浅论城市化进程中的视觉文化和艺术教育
关键词:思想来源、城市化进程、艺术教育、视觉生产、自下而上
综 述:
城市,是一种地缘的文化符号,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形象;城市化进程是“现代化”题内应有之意,也是人类“化力为形、化能量为文化、化死物为鲜活艺术形象、化生物繁衍为社会的创新”。( 参见 李公明《城市大规划的…荒诞与自我毁灭》一文,东方早报 2008)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就是这个理想的视觉化彰显。视觉文化(本雅明)和视觉艺术概念,则是时下兴起的跨域交叉方式的一种西方现代学说。是一种衍生于后工业文明的商业化、大众文化策略。该策略“显然”是在创造一个新的对象,这个对象不属于任何一门学科。(参见 尼?米尔佐夫 著《视觉文化导论》P4-P5,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通俗地说,就是用“虚拟经济”(文化碎片)的方式把人带离结构完善、固定适时的“现场”,无障碍地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大众文化观。情形类似于天安门城楼参观,设想或制造自己所站的位置正是伟人驻足的地方,体验分享同样的时间与空间,如此“体验”并不需要真的站在那里就被虚拟成真。这种由技术复制性视觉图像加以体现的时空自由,相较于我们习以为常的视觉经验,不经历所谓“教育” 人们似乎在熟悉的日常生活内容里,并不意味着必然知道要看什么或知道所见到的是什么。也就是说,在今天纷繁的视觉经验面前,我们正在用“学习”来的视觉经验取代“在场”的视觉经验。数字技术的编码能力和规则的定义权将决定未来,以后会是一种数控的世界,会是某种“被建构” 的结果。假如所见已“不再可信”,即所谓数字技术的机器制造能够将“真相”反复“凝像”而“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是假亦真”,“真相”、“经典”、“现场”、“在场”这一系列有关“存在”的视觉经验意义又在哪里?伴随疑虑的同时,把视觉、听觉、空间、时间,以及旁观心态等精神动力学分析、文化图像动力系统分析等阐释方式被整个紧密地联系在一块的视觉文化,一种跨领域、跨媒介的新生视觉经验(新视觉艺术),还是为我们打开了使经验不断增生繁衍的互文本世界,产生了促使我们的艺术教育实践可以有别于逻辑实证方式的另外一种经由图像、声音、空间、时间、气息、节气等文化社会学角度去理解存在的意义和生命自由的关系。
我们知道,人类的视觉认知和不同的感受角度,产生了浩瀚的文本文化和繁复的图像文化两大类。基于这一定理,视觉艺术教育自然应以图像文化研究为对象。问题在,眼下的视觉世界已被资本主义商品逻辑所控制,视觉文化正通过印刷文化(信息不再依赖于现场)、影像文化(加速进程、凝缩差异)这两大技术文化方式,贯穿始终地制造“技术性观看”的逻辑与经验,实现了比直接用眼睛在现场观看更真实逼人的视觉文化,此类已成风尚的趋势不仅直接颠覆着人类奉之为永恒的价值观,还将“导致处理事实材料的法西斯意识”,(参见 本雅明 著《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原版序文,重庆出版社 2006)如此,视觉艺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从中发现缝隙寻求解放的可能性还会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