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前沿思想论坛”海报
十场“53前沿思想论坛”讲座意在加强当代艺术与外界的交流
随着策展人刘鼎、卢迎华关于“从创作的角度出发的策展和批评实践”演讲结束,“53前沿思想论坛”前十回在53美术馆悄然落幕。去年6月至今,论坛已进行了十场讲座,包括王春辰演讲的《图像的政治———从非艺术的视角来分析视觉的特殊性》、杭春晓的《视觉艺术的“编码”与“解码”》等,内容都是关于当代艺术领域的问题。
论坛的专业性吸引了不少艺术界人士参与,但也正因为它的学术性与专业性所带来的晦涩感觉,不自觉将部分受众拒于门外。因参与者大多是广州美术学院师生,故被组织者、主持人胡斌笑称为“广州美术学院第二课堂”。这样一个相对小众的论坛,究竟能给广州这座城市、给广州当代艺术带来什么影响?
内容:讲座不只传播知识,更多起研究作用
十回讲座,有关于当代视觉图像的研究,如杭春晓对视觉艺术中的“编码”与“解码”问题的探讨;有对当代艺术现象的史学关注,如董冰峰对198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艺术家的电影影像的梳理,鲁明军从档案与田野的视角入手对当代艺术个案的史学考察;有对西方批评理论的介绍,以此来对中国当代艺术形成一种观照,如何桂彦对20世纪美国艺术批评的介绍等。
论坛主持人胡斌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现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师,平日兼顾艺术评论、策展览等工作。系列讲座能够举办,源于53美术馆在学术研究和公共教育方面的定位,以及对论坛的设想与胡斌的思路不谋而合。
初衷:为加强广州当代艺术圈跟外界交流
有部分观众反映演讲主题过于艰涩,对此,胡斌也很无奈。不过,他表示,目前所进行的只是讲座的其中一个系列,今后还会设计更具开放性的讲座以面对大众。“之所以办这个论坛,是现在青年批评家对国内外当代艺术及学术前沿状态比较了解,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研究、批评、策展的方法,我们特别想让他们把自己的这部分工作介绍出来。”胡斌说。
譬如由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刘礼宾主讲的“当代艺术中的二元对立与零度创作”。刘礼宾以艺术家隋建国为例,他说《中山装》是隋建国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但艺术家其实并没有按照自身经历去创作,而是直接挪用政治符号,现在回看,作品是粗糙的,这是当年大多艺术家的通病。对此,胡斌进一步解释,《中山装》带强烈政治意味,符号性强,这类型的创作塑造了外界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观感。“在经历了这种符号化的创作之后,隋建国也进入了更关注艺术本体研究当中。”
胡斌说,现在批评家们正努力清理当代艺术的误区,试图还原艺术本质。“目前广州当代艺术圈跟外界的交流还是不够,希望此论坛对本地的艺术和文化产成某种推动力。”
【编辑:陈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