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品交易不是越贵越好 2012-05-22 16:23:16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马立明  点击:
文博会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广泛追捧。在它们的展位前,聚集了不少饶有兴趣的采购商与市民。这一切均在意料之中。随着近几年收藏的走俏,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以往“藏在深闺”,现在不少已经名扬海外。

文博会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广泛追捧。在它们的展位前,聚集了不少饶有兴趣的采购商与市民。这一切均在意料之中。随着近几年收藏的走俏,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如端砚、香云纱、紫砂茶壶、茅龙笔等,都集聚了大批“粉丝”。以往“藏在深闺”的传统工艺,不少已经名扬海外。

 

看到传统工艺如此受欢迎,当然是高兴的事。但又闻,某些工艺品的价格短短几年间飙升了几十倍、数百倍。乍一看,似乎是获得了市场肯定;但仔细寻思却绝非好事。先看看谁是卖家——之所以如此标价,说明市场中存在“推手”,正不遗余力地推高价格。比如价格达五六位数人民币的工艺品,尽管的确存在物有所值的精品,但恐怕不少都是价格虚高。再看看谁是买家——或许有执着的爱好者,但更可能是希望转手再赚的“炒家”。如此一来,工艺品交易有可能变成“击鼓传花”的游戏,谁都希望转手下一位时能赚上一笔。

 

收藏品市场形成时间不长,在定价、交易方面都很不规范。市场不规范,自然导致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以次充好等现象。如今,收藏品市场遇到兴盛期,传统工艺品受人追捧,自然值得欣喜;而市场一旦失范,演变成“推手”与“炒家”的游戏,真正的收藏爱好者恐怕望而却步。这样的话,工艺品的“天价”交易将变成一场灾难。

 

工艺品拍卖,不是卖得越贵越好。工艺品交易也必须遵守市场规律。促进工艺品市场的成熟发育,尽快制定行业标准,价格不能背离供求关系。只有依托于讲诚信、守规范的市场,这些“遗产”才具有生命力,才能真正赢得发展的机会,甚至成为国际品牌。
 

 


【编辑:陈耀杰】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