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双金评选活动是青年批评家推出一个排行榜,以集体的名义争夺话语权,这是一种最普遍的误解。但实际上,这个活动自始至终都不只是一个排行榜,相反,活动最初的动力之一就是对各种各样的排行榜的不信任,而希望把人们的注意力从评选结果拉到评选背后的论述,即评选理由上去。
而在这个资讯消费时代,人们更容易看到一个简单的上榜名单与排名顺序,于是,更多的人只是关心谁上榜了,而根本不去读评选人的阐述。实际上,这个评选活动更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批评实践方式,其核心之一就是其批评文本,而最后的名单只是抛给公众的一个诱饵。但结果却是这个诱饵被放大了,或许作为大众的我们只喜欢那些容易被消费的东西,而这恰好是各种各样的排行榜得以流行的原因。
这个活动的名字“金酸莓+金棕榈”也是一种吸引关注的手段,它带着一种媒体欢迎的、大众喜欢的娱乐气息。无疑,吸引关注的目的达到了,但一个更值得追求的目标—把这种关注引向背后的讨论—却没有能实现。而这并不只是一个传播策略上的问题(比如不采取微博直播、把评议文字与榜单同时公布、换一个标题等等),更要紧的是一个让人有些悲观的疑惑,这个时代还能够讨论问题吗?
在前面几届活动中,我曾强调民主价值中要的不是投票,而是公议。投票只是一种解决争议的手段,保证的是平等的权利,但其结果大都是折衷的,甚至只是一个最不坏的结果而已。而公议的价值取向则更为深远,公议是通过公开的讨论及辩论来认识问题,使各种观点及观点背后的思考能够得到呈现,公议所诉求的价值是理性,落实到艺术批评活动中,公议所诉求的即是批评的学理性。
但公议是需要多元的观点的,而真正的多元则应该是每一种观点的充分展开,使每一元都成为自足的一元。换句话说,公议是一个充分呈现差异的过程。实际上,在这个意义上,那些不同于共识的独特观点反而更值得注意,对双金评选活动来说也是如此。
双金评选活动的规则之一是实名制,一方面是强调一种批评伦理上的担当意识,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呈现出不同评选人之间的观点差异。在形形色色的当代艺术评选活动中,只有这个活动是实名且评选过程全部公开的,谁提名了谁,理由是什么,投了谁的票,如何评议的,这一切都是公开的。
在这个便于匿名,且经常不得不匿名的时代,一种负责任的实名讨论是有建构意义的。实名意味着以个体的身份去承担言论的责任,这是建立一种公共的、中性的论域的基础之一;实名因强调了个体性,因而也强调了所谓“青年批评家”个体之间在关注点、价值立场、批评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这可以把人们的注意力从“青年批评家”这种集体身份上,转移到他们每个个体的观念上去,因为就艺术批评活动的本质而言,只能是个体的。
【编辑:成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