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项收藏,趣味就在于“杂”,主要包括竹、木、牙、角、文房四宝、漆器、绣品、铜器、佛像、鎏金器物等等。另外,一些无法准确归类的物品如挂饰、手串、核桃等,也应归之于杂项。
与其他古玩收藏领域相比,杂项相对偏冷,升值空间也没有书画、瓷器大,但却是包含品种最多、范围最广、玩家最多的一类。
现状
杂项玩家群体
居“一哥”地位
如果按升值潜力和回报率来讲,书画、瓷器当属第一。但动辄千万、上亿元的价格不是收藏大众能玩得起的,作为冷门的杂项也许是最佳选择。由于目前整体价位偏低,对普通收藏投资者来说,杂项更具参与性。
在庞大的收藏界,玩杂项的玩家到底有多少,这一精确数据难以统计,但业内公认的是,杂项这一群体绝对处于首位。以武汉收藏家协会为例,登记在册会员总数近2000人,共计18个专业委员会,其中,以杂项居多的古玩专业委员会,长期以来会员数都处于首位。
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古玩界常有不少原先收藏字画、邮票、钱币的专题收藏者,在藏品达到一定程度后,因搜集难度越来越大,自然开始扩大收藏范围,“比如说书画收藏者,与之配套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都是其收藏拓展的范围”。
业内人士认为,杂项一直处于冷门,在于杂项太杂、范围太广。虽收藏人数较多,但长期以来信息、价值不透明,不利于交易流通,也缺乏炒作资金。但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升温,自然有所带动。
价值
犀牛角摆件
10年后价超黄金
常年处于冷门的杂项近年表现有所好转,在拍卖市场频频露脸。如香港苏富比(微博)以547万港元,拍出一件清康熙竹雕西厢记相送图笔筒;明犀角雕双螭海棠形杯拍出1076万港元高价等等。
古玩杂项中,除了少数几个品种,如铜墨盒、鸟笼、手炉、果核雕等外,没有行情价格可参照,主要凭收藏家个人的喜好、经验来判断其收藏价值。
武汉一位从事杂项研究的资深藏友,10多年前花数千元购得一座约200克的犀牛角雕“布袋和尚”摆件,因当时收藏犀牛角的玩家并不多,购买价格很便宜。
但随着国家禁止猎杀稀有动物等规定的出台,犀牛角雕刻藏品交易越来越火热。除去其造型、雕工等等附加价值外,仅按重量计算,犀牛角雕每克的价格早已超过了黄金,但仍“一雕难求”。
三年前,该摆件参加武汉举办的一场斗宝会,因造型精美,器件较大,获得了二等奖。藏家称,当时有人出50万元外加一辆车收购,被他婉拒。这一收获令他在多年后也颇为意外,“谁能想到10多年后的今天,它能超过黄金?”
建议
杂项更应
多看多问少出手
在收藏投资艺术品的行业,老手往往都会告诫新入行的玩家,一定要多看、多问、多学,做足了功课后再下手。杂项门类广,知识涉及方方面面,更要多看多问少出手。
收藏界成名成家者虽多,但大多是在某一收藏主题,如瓷器收藏家、古币收藏家、字画收藏家等。由此可见,要想在杂项收藏中有所作为,要具备更多的条件。
武汉收藏家协会古玩专业委员会会长吴兴平认为,入门者需要具备最基本的收藏知识,要有收藏品的起始概念。如民间收藏竹刻与家具,大都以明中后期为起始期,紫砂壶、鼻烟壶主要兴盛于明末至清乾隆时期。藏家须从源头上去了解藏品的产生工艺、发展状况、工艺演变等特点,在辨别时就有了起码的历史依据。
同时,收藏者还应广交藏友,多与同道交流,从而丰富鉴赏知识。
另外,近些年武汉的大小拍卖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林立,还时常有外地公司来汉抢市场,这也为收藏者带来了诸多充电的机会。杂项收藏爱好者可多关注此类拍卖,不仅可在预展期间观摩藏品,还可在拍卖现场了解杂项拍卖行情,这样在遇到心爱之物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地摊淘来罕见“成吉思汗银牌”
捡漏故事
在收藏界,捡漏的故事天天有,但不是什么人都能捡漏。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杂项因包含的品种杂,价格也杂,是最易触雷、也是捡漏几率最大的一个门类。
5月23日下午,在户部巷的一家茶馆内,记者见到了涉足收藏时间并不长,但却频下手,收获颇丰的陈凡(化名)。年近50的他真正出手购买藏品还不到一年时间。
之所以如此有把握,自然是背后有高人指点。去年,陈凡拜在武汉收藏界一位大家门下,每逢周末,他都会跟随师父前往古玩市场取经、淘宝。
谈起捡漏经历,陈凡津津乐道。他告诉记者,他最大的收获是从地摊上淘来的一块银牌。记者看到,这块泛黑的银牌上长约10来厘米,正面刻有“天赐成吉思皇帝圣首疾”,背面一串奇怪的符号虽清晰,却难以辨识。
陈凡告诉记者,他一直喜爱《探索发现》栏目,去年一档《发现圣旨金牌》的栏目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不仅三个晚上看完了全集,还对此开始研究。巧合的是,在看完该节目后不久,他在香港路古玩市场一位蒙古族男子的地摊上,发现了一块与节目中相似的令牌,不过材质是银的。
“内心的激动真是难以抑制。”在请教过师父后,陈凡将银牌交到随行手中,几乎是飞奔到银行取钱,将该银牌果断买下。陈凡告诉记者,他持这块银牌先后咨询了不下10位专业人士,还曾前往参与央视鉴宝栏目的海选,但因“涉嫌出土”,最终未上节目。
记者在请教专家并查询资料后得知,该银牌用途为元朝调兵所用,背后奇怪的符号为八思巴文,这种文字当时仅在宫廷内部流通,运用于军事保密方面,用来下达皇帝军事命令。
据了解,《探索发现》栏目中讲述的“圣旨金牌”是内蒙古乌兰浩特一户农家持有,在经历多次被认定是赝品、差点被熔化等百般磨难后,其价值最终被专家认可,藏于内蒙古大学博物馆的保险柜里,这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发现的唯一一块元代圣旨金牌。
据了解,陈先生所持有的银牌除在我国博物馆馆藏外,国外也有少部分博物馆收藏,目前发现的仅有10余枚。有专家称,如果该银牌为真品,可称得上国宝级藏品。
【编辑:成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