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做文化事业要有视界 2012-05-29 17:21:01 来源:99艺术网上海站 作者:徐婉娟 点击:
时至今夏,文化创意产业自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这个名词频频被业内业外广泛聚焦讨论。此次,借“视界——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作为99艺术网上海分公司落户上海浦东的落户展的契机,本网记者连线采访了此次“视界”策展人——李旭先生。

李旭

    

时至今夏,文化创意产业自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这个名词频频被业内业外广泛聚焦讨论。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作为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

 

在上海,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自发地形成了四行仓库、田子坊等一批最早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开始,到 90年代后期八号桥、张江高科技园等一批新型都市产业园兴起。至2006年底,上海已有四批75家园区被正式授牌,聚集了2500余家创意企业和3万余名创意领域人才。虽然文化艺术产业在近几年不断加速壮大,但其中的诸多问题也引起了产业主和相关单位的重视和思考。

 

目前,还带有较大自发性文化创意产业,在整体上缺乏发展规划和秩序的建立,存在多头或交叉管理;支持相关服务平台建设也相对滞后,多数园区对自身发展并没有明晰的目标定位;以及缺乏相对口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等等问题。

 

此次,借“视界——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作为99艺术网上海分公司落户上海浦东的落户展的契机,本网记者连线采访了此次“视界”策展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筹建办副主任李旭先生。以下为采访文字实录:

 

99艺术网:李老师你好,首先你能谈谈当时愿意策划这次展览的初衷跟缘由是什么吗?

 

李旭:第一,张江当代艺术馆是我做了五年半的一个品牌,由于某些原因,之前张江的工作就暂停了,但我一直想把它延续下去。张江当代艺术馆其实是一个比较好的、比较成熟的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以及99艺术网又是一个非常好的信息平台。上海张江有关领导和我,还有你们杨总,经过一番沟通之后,觉得正好这两个平台可以结合一下。因为99其实在上海其实没有一个物理上的一个平台,它有虚拟的平台,但没有物理平台,也就是没有硬件了,然后就是说这两边正好可以结合一下。

 

这样一来,我觉得对双方来说是一个双赢的计划。再加上杨总跟张江这边其实关系也是比较深厚,99艺术网在国内当代艺术领域,从国内一线主流的艺术家到最年轻的艺术家都比较熟,大家相互都有交流,张江当代艺术馆一直展览办的也比较有质量,后来由于这样的渊源,张江当代艺术馆和99艺术网最后是走到了一起做这个展览,我当然要为两个平台的结合做贡献。

 

99艺术网:看到这次的展览,作品风格和类型也涉及多元,有写实的、表现的、抽象的,也有水墨、油画、雕塑等等,观众应该怎样去解读和定位这个展览呢?

 

李旭:实际上这个展览的意义,它的事件的意义要大于展览本身的意义,它是事件意义的本身更加突出。一个是在浦东那边,在上海99落地有一个仪式化的展览,其实这个展览也可以叫做邀请展,也可以叫做祝贺展,即是99落户上海,又是上海张江当代艺术馆重新启航。

 

这样就要找一些业界的名家来共同祝贺这个活动,作品类型什么不是最重要的。我看中的是这些参与者所能带来的集群的影响。这个集群影响,对于上海很多机构来说,一次性的集中这么多大腕的话,已经不是一个小机构能够拿出来的能量。

 

张江当代艺术馆面积并不是太大,我这么多年来一直是在用小馆在做大事,这个小馆做大事的做法是范迪安先生在开馆的时候跟我说的,他说别看览馆地理位置不是在市中心,它的交通也不是最方便,面积也不是最大,但是这边有遗留的学术资源的话,它照样能够成为学术上的一个范本,这是当代艺术的一个生存模式。

 

然后这个展览的主题叫“视界”,我之所以起这么一个主题,其实是针对了张江地区的受众。这边的受众多数是高科技的企业家,这次展览是中欧国际商学院他们在中间也会派大量的中欧商学院的精英过来。

 

这一批商业的科技方面的精英他们其实对中国当代艺术并不是最了解的,我要介绍给他们的不是年轻艺术家,不是那些正在成长的艺术家,而是已经成名多年的大牌的业内的大腕,是一次群星璀璨的机会,这个对他们来说是特别有意义的事儿。

 

这是“视界”我在前言中解释了,是两个词拼出来的。这怎么讲?就是开拓视野和打开眼界。实际上,这些人可能是在某一个领域,他们是领袖,是领导者,但是在世界艺术这个领域他们还需要学习,需要拓宽事业,打开眼界,用这样的一个契机让当代艺术能够跟企业界,跟这些未来的收藏家们互相结识,能够有缘相逢,就是制造一个这样得机会。

 

99艺术网:像你刚刚说到的,你在前言当中有提到就是视野和眼界,就是这次展览的主题和定位。你也在前言中提到了一个,在艺术品收藏市场建立一个恰有其份的审美体系,然后你说要有一个足够的,那这样一个“足够的”标准应该从哪些方面和细节去着手建立呢?

 

李旭:首先就是说在你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的时候你都要了解这个领域的坐标在哪儿。要了解坐标,就是上下左右的参照系要清楚,而且要看最好的,首先要看最好的,当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最好的人物,还有一种是最好的作品。

 

这次的展览由于场地的限制,我估计可能最好的作品不一定能拿得到,但是最好的人物我是可以拉得到。如果以一个展览的名单来概括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史我不敢说这个展览能够做到,但是说从以这样的一个小空间,这样的一个特定场所发生的这么一个事件,我可以说,对于这个展览的特定受众来说是够了,是足够建立一个够他们消化很长时间的坐标体系了。这有点像古玩店,你要是看不完的话,最重要的功课是什么?你要先看博物馆级别的好东西、真东西,然后你再到市场上去看,你去看新东西,假东西,就会开始有眼光了。

 

然后你看好的东西看多了,看新东西自然就觉得哪个味道不对,或者说我想要的是如何如何的东西,你要先用行业内比较顶级的一些人物的作品来养眼,来形成一套感性经验,习惯了看这些东西之后,当然你的判断力,包括品位,就自然而然都会上去的。

 

99艺术网:刚刚谈到了解坐标首先是看最好的,就是最好艺术家的作品,那像这种给藏家消化一段时间之后,您觉得接下来藏家慢慢了解这些最好的,接下来再去了解什么样的?

 

李旭:我想藏家是这样的,首先他们对当代艺术感兴趣,就是首先培养兴趣,培养兴趣了以后,这个兴趣会随着每个人的口味而有分流。有的人特别喜欢写实路子的,有的特别喜欢表现这个路子的,他就开始往那方面开始继续了解深入的知识,表现是怎么回事?中国的写意和西方的表现主义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表现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大概有几种流派?南方和北方有什么不同?央美和中国美院有什么不同?和川美有什么不同?渐渐的开始去通过网站,通过平面媒体,通过出版物等等可以了解的越来越深。

 

【相关阅读】

《视界——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开幕酒会邀请函

视界——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前言

视界——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