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 矾红柱状瓶
博览会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人、英国人跑到荷兰买外销瓷,特别是美国人买得很多,到90年代的时候,几乎是给掏空了。"佛洛里斯说,"喜欢外销瓷的收藏家多分布在南美、北美地区,从地图上看从东欧开始向西都有这种客人。"1992年佛洛里斯回到荷兰没多久,先去了香港地区。"当时我向叔叔提议做高古陶器,80年代末欧洲收藏高古陶器成为一个潮流。当时的香港是一个集散地,我在这里主要买陶俑、天王俑一类的。"佛洛里斯回忆,当时香港古董行里大约有50多人做这个,现在不到10个人在做了。香港的采购结束后,佛洛里斯拉着另外一位叔叔跑去西安。"就是想去看看兵马俑,可能跟我买的东西有关系,当时很单纯。"
其实,佛洛里斯有其他的想法。25年前外销瓷及民窑瓷器数量虽然很大,但精品毕竟是少数,而且价格已经很高。如果希望画廊能长久经营下去,就必须做一些新的尝试。而克莱门斯叔叔则和朋友在这时一起开创了马斯特里赫特古董展,其目的和佛洛里斯是一致的。"当时欧洲有一个问题就是自我保护,排外意识很强。虽然30年前,已经有一些博览会了,但都是小型地区性的,法国的瞧不起荷兰的,也不让荷兰的进来,荷兰的也看不上法国的。而佳士得和苏富比两大拍卖行又公开说,以后只有拍卖跟举牌人的关系,行家没有生存的空间。因为他们很优雅,有酒会、派对与晚宴。"
早在70年代时是买家和行家的模式,很多顾客受良好的教育,自己也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他们敢去买东西。但是,随着世界经济模式的改变,新一代成长起来,他们获得财富的方式已不再是传统的制造业,而是金融、IT,依靠的是信息。他们没有时间去了解艺术品,去学习。拍卖行的壮大,符合了这一群人的需求,提供的不单是买卖,是一定的保证。佛洛里斯说,如果行家之间再不凝聚起来,可能最后真的会被拍卖行吞噬。于是互不来往的两家博览会提出强强联合,品质被放在了首位。
博览会在成立几年后,其效果开始凸显。荷兰的古董市场本身在萎缩,本土的古董店不愿向外闯,原来的客人越来越少,导致的后果便是拍卖萎缩,古董店里没有货。恶性循环,到最后没办法做下去。博览会则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带来一些机会。佛洛里斯说:"在博览会上,别人可能听到了关于我们的一些评论,可能会特意带着照片资料来找我们,有时真能碰到非常好的东西。当然,这种概率不是太大。更多的是,让一些对我们不太了解的收藏家,可以通过我们的展位、我们带来的艺术品,了解我们的品位,建立起沟通的机会。"
佛洛里斯现在每年还会参加伦敦的亚洲艺术博览会,也会去香港参加香港国际古玩及艺术品博览会。他说,我们公司经营了45年,刚好是一个周期,当年的买家现在年纪已经很大了,他开始陆续出售早年的收藏。中国瓷器带给他一生的乐趣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了,下一个周期又将开始。
【编辑:颜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