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拍卖20周年(上):峥嵘岁月 2012-06-13 14:59:02 来源:艺术市场 作者:张天羽 武文龙  点击:
2012年是中国艺术品拍卖20周年(1992-2012年),而鉴于拍卖市场于整体艺术市场的份额于地位而言,某种意义上讲这20年也是中国艺术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20年。

第三个市场周期:沉浮(2004年—2008年)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第三个周期可谓是“人生多磨砺”的现实脚本,在这个时期的拍卖市场不仅经历了历史上第一次和第二次巅峰时刻,也遭遇了史上最为惨烈的低谷时期,猛烈的“过山车”运动让部分市场参与者和研究者甚至断言“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最大的发展规律就是没有规律”,不过从此以后,拍卖行业本就高筑的行业壁垒,在“专业素养”“资本实力”“人脉网络”等苛刻条件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一条“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脏”。

  

一、高潮(2004--2005年)

  

边栏排版见证2005:井喷

  

2005年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业一个显著特征就遭遇“井喷”,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全国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近100亿元,其他形式的艺术品交易估计也与之相同,艺术品收藏热遍及了大江南北,全国艺术品收藏者队伍达7000万之多,一个时代到来了。——中拍协法律咨询与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 知名拍卖师 季涛

  

2005年,在书画板块强势崛起的带动下,北京地区艺术品拍卖行导演了中国艺术品拍卖史上第一次“巅峰时刻”:2005年,拍卖市场迅速发展,大陆地区注册的艺术品拍卖公司有已有180余家,仅北京一地的36家公司就在这一年不同程度地举办了大小拍卖会137场、专场298场,成交额99.35亿元,占尽全国成交总额200亿的半壁江山,是2004年的2.33倍。

  

在历经几次调整曲线运动后,拍卖市场从2003年秋拍开始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时期,在中国书画收藏热潮的引领下,“非典”造成的投资压抑很快转化成一种市场冲击力,在随后短短的2年内勾画了一条坡度甚陡的上扬曲线,于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2005年到达了历史上第一个巅峰时代。

  

2004年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中贸圣佳、北京华辰等几大拍卖行的成交总额达35亿元,较2003年的9.6亿元增长了3倍之多。而中国嘉德以“成交额98657.7万元”的成绩单继续笑傲中国大陆艺术品拍卖市场,北京翰海则以“成交额91382.3万元”,名列第二,而在这一年全国拍卖市场总成交额为59.90亿元,北京地区以近40亿元业绩几乎垄断了2/3的整体市场,地域集中开始显现出来。

  

2004年嘉德春拍,日本回流吴昌硕《花卉十二条屏》以1650万元缔造了吴昌硕作品的历史新纪录;中贸圣佳春拍,陈洪绶的《花鸟册》以2860万元改写中国书画历史纪录。

  

2005年全国超千万元的艺术品有30件之多,涵盖中国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油画,瓷器、佛像等不同品类,但主要还是集中在中国书画板块高潮迭起:九歌秋拍,清代王石谷《仿唐宋元诸名贤横景六幅图》成交价3520万元;保利秋拍,吴冠中《鹦鹉天堂》成交价3025万元,成就了中国当代画家作品的历史纪录;中贸圣佳“10周年庆典拍卖会”,任伯年《华祝三多图》2860万元落槌;北京保利秋拍,黄胃的《丰收图》以1590万元成交……

  

2005年较2004年文物及文物监管物品上拍件数降低了6.2个百分点,当代书画拍品的激增是直接原因,不过2005年中国书画占全部拍品的49.1%,稳坐头把交椅。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