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作品 艺术不需要理论 创作不需要灵感
蔡志松对自己作品的总结是:《浮云》在谈人生、《玫瑰》是因为爱情、《故国》是思考人性。他认为,所谓自我突破并不是水平方向的不断变化而是纵向上的前进。
对于蔡志松来讲,艺术不需要理论,创作不需要灵感。理论不能指导实践,实践要靠智慧与经验,因此,生活中的所有东西都可以成为蔡志松创作的源泉。《故国》颂系列用铜皮的肌理表达厚重的历史感,而战士反应出刚性的特点;《玫瑰》用铅的沉闷和绚丽去传达世事无常的脆弱,这是源于蔡志松个人的感情经历,谈到感情故事时,“嘘,这是个人隐私。”蔡志松笑道;《浮云》选择了坚硬的钢去反衬云朵的柔软,这是蔡志松结合当代文化语境的思考。“在云彩材料选择上,我还有好多想法都在反复的尝试之中,但如果做不好就成棉花糖了。”说到这里蔡志松哈哈大笑。
蔡志松作品的特点不单纯在于造型,更在于材料语言的把握,他试图通过材料传达思想。这也是他认为的艺术家能力的体现,可以运用各种媒材进行创作。蔡志松说:“出色的艺术家应该是世界有多大,心就有多大。”
谈生活 烹饪也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方式
蔡志松回忆20岁考上中央美院的时候自我感觉很成熟,25岁毕业,26岁开始执教,28岁开始创作《故国》系列,29岁获国际大奖,33岁在国际拍场上取得佳绩,36岁辞职,39岁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如今到了40岁,却发现自己其实还没长大并且充满童真,可一照镜子,自己已经老了。这个文质彬彬的艺术家此刻的自我调侃充满了乐观的孩子气。
对于出生在沈阳,生活在北京的蔡志松,成都才是他向往的城市,蔡志松笑言:“因为那里舒缓又不失现代;有历史、人文;有美景、美食还有美丽的人。”尤其是谈到美食,蔡志松自称“出得厅堂,入得厨房”。蔡志松说,烹饪和艺术创作一样,做好一道菜就是为了让吃的人开心,这也是他对艺术的观点。他说:“痛苦要自己消化,把它转化为创作的动力,通过作品启发观众去寻求快乐,把快乐交给他人。”
记者手记
我是从2008年开始接触蔡志松的作品,《故国》让我感受到是一个年迈沉稳的艺术家形象,在《玫瑰》中,我看到了这位艺术家的细腻情感流露,从《浮云》中让我体会到蔡志松的时代感和国际化。当记者来到蔡志松位于来广营费家村的工作室时,第一次的亲眼所见对这位雕塑家有了准确的判断。
工作室一尘不染,穿着白衬衣做雕塑,蔡志松流露出来的是一个东北男人罕见的精致。不得不说蔡志松是小编行艺数载接触到最帅的艺术家,没有之一。
当谈及自我评价时,东北人的天然幽默打乱了采访严肃的气氛,蔡志松说:“我是多重性格,‘盖中盖’哦,一片顶五片!”
创作10问:
创作周期?短的3-5个月,长的两年左右。
创作时怕打搅吗?锁上大门,然后关机。
创作时听音乐吗?不听,怕精力不集中。
创作时间?每天下午。
喜欢什么颜色?象征春天的绿色,明亮而不乏厚重的黄色,饱和却凝重的红色,永不过时的黑色。
第一桶金?大二的时候,一个石膏雕像作品,卖了800元。
创作习惯?从来不画小稿。
是否有灵感迸发一说?不要等待灵感。
创作中是否遇到瓶颈?还没遇到过。
创作中是否交流?不太需要。
【编辑:陈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