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品充斥市场:造假成为产业 2012-06-27 15:06:30 来源:AMRC艺术市场周报 作者:郝若楠 点击:
有这样一群人,通过经营中低档赝品,不仅纷纷实现了“脱贫”,且大有跻身成功商人队伍的趋势。据统计,潘家园每年可以造就十万元以上的“富农”最少千人以上。贩假俨然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事业”。古玩市场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态势。

潘家园

潘家园

 

古玩市场被中低档仿品占领

 

近日,人民日报的一篇调查称:“在古玩城淘宝是奢望,95%属中低水平的仿品”。而根据《中国文物黑皮书》的调查,潘家园等古玩市场已经变成了“富农制造厂”。经营者九成以上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且大部分为贫困地区的“赤贫户”。正是这样一群人,通过经营中低档赝品,不仅纷纷实现了“脱贫”,且大有跻身成功商人队伍的趋势。据统计,潘家园每年可以造就十万元以上的“富农”最少千人以上。贩假俨然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事业”。古玩市场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态势。

 

当造假成为产业

 

如此数量庞大的赝品来自何方?雅昌艺术网近日公布了一份《地下做旧产业调查》报告。这份报告用事实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市场上不断出现的赝品已经有了并继续有着稳定的、产量庞大的货源。仿制、做旧产业遍布全国各地10余个省份,覆盖了玉器、瓷器、青铜器、书画等几乎所有门类。其产品种类丰富,高、中、低档次具全,甚至还根据客户的需要开启了“定制服务”。正应了时下人们的无奈之言:“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仅以青铜器造假重灾区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烟涧村为例。调查显示,这个原本再普通不过的村子,已经因出产高仿青铜器而闻名世界。专业加工户达到300多家,从业人员达1880余人,年创产值9000余万元。主要产品有:东汉马踏飞燕、东周天子驾六、战国方鼎、春秋莲鹤方壶及各种造型壁挂、仿古台灯等1000余种,产品远销海外。而在河南地区,这样明目张胆地以仿制为支柱产业的 “青铜村”、“制假村”还有很多。已经发展出了完备的仿制、做旧工艺和流程。有的人在家中开起铸造厂批量生产,再以化学方法做旧,以几百到几万元不等的价格批发。其中也有高人专门接受客户预订,参阅古书以古法炮制,并以“老铜新炼”,“老锈移粘”等方法精工细作出骗过专家甚至专用仪器都分辨不出的“珍品”。

 

其它如玉器、陶瓷、书画等门类的情况也大抵如此,虽然制造手段和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一个个赝品制造中心已光明正大的成为了当地GDP的主要贡献者,并带动了一系列相关行业的发展,甚至有人提出欲将高仿品集散地打造为“产业园区”的想法。如此一来,当你在古玩市场中“按图索骥”希望能够“捡漏”时,或者在拍卖市场中,准备投资艺术品保值升值时,很可能正是在帮助这些“产业园区”消化“产品”。

 

高仿品虽不能等同于赝品,但是,当生产者完全受经济利益驱使并采用各种手段,蓄意模糊真品和仿品两者间的界线时,其所生产的名义上的高仿品,实际上就是要扮演赝品的角色。恰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造假繁荣为何不可抑制

 

根据《中国文物黑皮书》的调查,大致可总结出几点原因来解释文物艺术品造假泛滥的现状。

 

首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存在漏洞。随着近几年艺术品投资热潮出现,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利益驱动下,制假和盗墓迅速发展。由于盗墓行为被国家明令禁止,一经查处,必课以重刑。即便如此,“盗墓专业村”和“盗墓专业户”依然呈风起云涌之势。而相比之下,制假行为则并无明确法律约束。制造、售卖高仿品并不犯法,假造和仿制间并无明确、严谨的定义区分。即使明知制造数量如此巨大的仿制品必然是会“以假乱真”,扰乱市场,也难奈其何。如此之低的犯罪成本,自然会使人“趋之若鹜”。

 

其次,监管失控。文物艺术品市场急速扩张,从业人员数量暴增,力量均衡已经打破。相比于制假、贩假人员的多数,监管人员明显成了少数派,在没有更好监管措施的情况下,监管力度自然被稀释。

 

再次,法不责众。造假已经成为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整体行为,涉及的人员有千万之众。即使有法可依,要完全依法执法,对所有造假、贩假、甚至购买赝品的人进行制裁,也缺乏可行性和实操性。

 

最后,鉴定行业整体水平偏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都参差不齐。仪器鉴定的精确度也十分有限。而如今造假技术却五花八门,并且专门针对鉴定真品的标准,防不胜防,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赝品制造业兴盛的恶果

 

产值庞大的造假产业自然需要有对等数量的原材料支持,既有对瓷土、玉石、矿石等自然资源的需求,也有对古瓷片、古铜、古纸等古文物资源的需求。造假者唯一目的是牟利,所有的资源便被浪费在了塑造假“躯壳”上,被故意地打破、侵蚀、玷污,以达到残破、老旧、斑驳的效果。或者干脆将古物进行“再加工”,破坏、扭曲其所含文化历史价值。这种行为消耗真实、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得到的却是毫无保留价值的文化赝品。

 

这些“似真实假”的赝品充斥于市场,正在肆意消耗、稀释中华古国历史文明的信用含量,模糊我们的文化记忆,混淆我们的文化认知。近年来,中国的山寨之风越刮越烈,但是如果连文明的载体都被“山寨化”,历史的记忆都被篡改,我们又如何延续民族的身份认同呢?

 

艺术品文物投资热的出现让国内的市场空前的繁荣,但这一切如果建立在对信用的无限透支上,不仅不能吸引国际交易者进入中国,国内的交易者也会逐渐转移阵地,建立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更无从谈起。短期的“繁荣”只会让市场在未来陷入“泥淖”。

 

模糊祖先留下的文化记忆,挥霍属于后代的资源储备,仅成就了一代人以信用为代价的利益攫取。造假行为的产业化不仅扰乱市场秩序,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灾难,迫切地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打击这种低劣的行为。

 


【编辑:成小卫】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