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霏宇:阅读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动作 2012-06-28 14:31:19 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吴琦 点击:
田霏宇的桌子上摆了三个苹果,根据摆放时间的长短,腐烂程度各不一样。一个尚且完好,面有血色,另一个已经几乎丧失生命体征,仿佛老人的脸。

田霏宇一度还为藏书分类,但现在的书分散在中美两地,实在无力汇合,办公室里以艺术图书为主,而家里则主要放着其他读物

田霏宇一度还为藏书分类,但现在的书分散在中美两地,实在无力汇合,办公室里以艺术图书为主,而家里则主要放着其他读物

 

B=《外滩画报》
  T=田霏宇

  

B:什么样的阅读对你把握中国当代艺术最有帮助?

  

T:西方美术史挺管用的。我还是会看一些不是最时髦但比较实在的书,讲过去的创作。当代艺术需要一个比较广泛的基础,看一件作品,要知道之前谁做过类似的,是如何反省和传承,这些必须通过阅读来训练。有趣的是,翻译会导致时间差,比如近两年中国特别流行阿甘本,这是我们大学时候看的东西,所以就要花心思去想,为什么他在这个时候起作用,大家看他的时候到底是想得到什么。有人是盲目崇拜,那就不行。

  

B:所以认识中国当代艺术,还是要从西方说起?

  

T:我觉得特别内疚,但还真是要这么说。国家的情况是基本的现实,必须反映在创作当中,但是艺术家想得更多,他们在精神层面的自我满足可能更加抽象一些。

  

B:作为一个西方人,对第一手英文材料的把握是你的优势吗?

  

T:也不是,其实现在什么都是混乱的。我虽然是在美国受教育,但做当代艺术是大学毕业以后的事,大多数经验是在中国积累的。世界也是这样,人们几乎每分钟都处在另外一个空间,哪怕我坐在这里跟你聊天,一看手机,可能是维也纳的人在催稿,可能是孟买的人在问我某件作品是否运出,很多人都是生活在这种全球化的快速信息传递的阴影下。倒是阅读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动作,唯一不受到干扰的地方就是坐飞机,起码现在的飞机还没有完全装上wifi,或者有幸的话,可以去到比较遥远的地方。

  

B:现在的阅读状况和你上学的时候比呢?

  

T:上学时的工作就是阅读,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那个时候读的一本书可以顶现在读的十本,越早积累的知识,磨的时间就更长,影响也就更大。我读硕士的时候,哈佛有一帮汉学家很流行学满语。其中MarkElliott写了一本《满洲之路》(TheManchuWay),讲的是满族文化如何被发明,不同游牧民族之间如何互相影响,从而进入整个清朝的系统,影响到现在中国的国界线和民族认同。那时候老说清朝落后,其实它完全有自己治理模式,放在那时的全球背景下,还是蛮有启发的。不光是这本书,那个时期的阅读都是如此。

  

B:对于当代艺术这一行,阅读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哪里?

  

T:打个比方吧,我们有一个纽约客的摄影展,看书的人和不看书的人来看是不一样的,有人觉得是名人胜地,但如果有更多的背景知识,就会知道这个原来是“9·11”之后新修的楼,某两个画家的照片放在一起,其实两人是情侣关系。不知道这些可以看,但知道了,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了。
 

 


【编辑:刘霞】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