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中国馆变中华艺术宫 2012-06-28 16:03:32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点击:
再过近百天,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象征的中国馆,将以“中华艺术宫”的新身份重新向世人开放。为期一年的闭门改建,不仅是名称、内部空间及展示内容的改变,能否从建筑地标迈向文化地标,才是这座特别的建筑真正实现“转型”的关键。

再过近百天,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象征的中国馆,将以“中华艺术宫”的新身份重新向世人开放。为期一年的闭门改建,不仅是名称、内部空间及展示内容的改变,能否从建筑地标迈向文化地标,才是这座特别的建筑真正实现“转型”的关键。

  

地标性建筑不单是“高度”

  

时下,高度俨然成了一些城市衡量地标建筑的标准。早在1934年,上海出现当时全亚洲最高建筑之一的国际饭店。约半个世纪后,其作为上海第一高楼的纪录才被后来者打破。最近30年,上海的城市地标如雨后春笋节节高……如果没有中国馆的出现,单纯的高度或许会成为上海衡量城市地标建筑的唯一标准。

  

世博中国馆,高度比上海国际饭店还要低将近15米,“大红外表、巍峨斗拱”的形象,似乎也与上海的建筑风格不相吻合,但经过千百次的筛选,中国馆终于在海内外公众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象,为上海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注入了文化的基因。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馆设计团队主持人、“中国馆之父”何镜堂认为,不是雄伟壮观就可以称为“地标性建筑”,更重要的是给人以精神层面的提升。“中国馆,外形有一种文化张力,能够让人感觉到中华民族的自信与自强。它在告诉世人: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巨大的跨越,中国正在走向复兴。”

  

世博中国馆彰显中国文化精髓

  

原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主题演绎部部长季路德曾说过,中国馆完全由中国人担纲设计、建设和布展,凝聚了全球华人的智慧和心血,这是与国内许多由国外设计师创作的建筑的最大区别。

  

中国馆的设计规划,是从全球华人344个应征方案中遴选、优化而来。何镜堂认为,努力创作有地域特色和中国文化精髓的现代建筑,应该是当代建筑师的历史责任。而中国馆较好地实践了这一点,也激励了众多中国建筑设计师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信心。

  

一个国家经济强盛了,以文化为代表的软实力就变得日益重要。中国馆正是写照。

 

今年68岁的尼玛泽仁是十世班禅大师生前亲授“班禅画师”称号的藏族画家。在他看来,有“东方之冠”美称的中国馆雄伟博大,传统特色中蕴含着强烈的现代意识,让人看后民族自豪感大增,这是一些所谓的现代大型建筑难以体会的。而世博会期间,每天热力迸发、绵延不绝的观众群,如同是前来接受传统文化洗礼与民族精神重塑的朝圣者,表现出强烈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此情此景,令人感动。我相信世博会凝聚、生发的文化力量,将支撑并推动当代中国真正走向复兴。”尼玛泽仁说。

  

因世博会而诞生的中国馆赢得了世人的赞许。中国馆在世博期间的成功启示人们:作为标志性建筑的中国馆或许会作为一个崭新的文化平台,在今后孕育、催生出新的“文化高地”。

  

借助地标建筑创造“文化高地”

  

在中国馆项目部经理姚建平看来,一个城市的建设不断推陈出新,建筑地标“风水轮流转”,是很正常的事。但文化地标则与城市发展中的重大事件紧密契合,在人们的心中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位。

  

上海世博会被认为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影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主题,深度契合了“城市化”这一为世界各国关心的话题。中国馆有关“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的主题展示,更是回答了海外对中国发展的疑问,激发了众多参观者有关城市发展之路的思考。

  

在半年的世博会会期里,中国馆接待了928万人次的参观者,日平均客流量超过5万人次。但“转型”为中华艺术宫后,其长远魅力又将如何?

  

按照规划,作为上海市“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即将开幕的中华艺术宫建筑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展示面积近7万平方米,是目前上海美术馆(微博)的大约10倍。其中将设三个专题展厅、一个名家馆,并设立艺术服务区、公共教育区等配套设施,同时与一些国际知名的艺术博物馆建立交流合作,不间断展示世界各国近现代艺术珍品。而曾经作为中国馆镇馆之宝——长128米、高6.5米的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将得到完整的保留和展示。

  

“今后的中华艺术宫,将通过从建筑地标向文化地标的转变,真正在国人心目中筑起不可取代的文化高地。”季路德说。中华艺术宫今后不应满足于对现有国内外艺术佳作的精彩展示,而应继承世博遗产,立足文化艺术传承和创新,围绕今后不同时期的发展课题和社会文化心理,定期开设主题式展示,开启对话论坛,并与社会大众开展深度互动,这样才能站立时代潮头,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

 


【编辑:刘霞】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